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了8月经济数据,CPI重回2时代。学者普遍认为,8月CPI数据略轻微上涨符合预期,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半年的CPI的可能会继续走高。
CPI重回2时代,尽管专家说这是符合预期的略轻微上涨,但对民生而言,负担显然也随之“略轻微上涨”了。
其实,7月份CPI回到1时代,虽然官方解释说民生负担有所缓解,但并不被舆论看好,当时就有人预言这只是昙花一现。现在预言已经得到证实,而且CPI还会“继续走高”,这对居民而言,并非利好。
有专家甚至直言,8月份CPI比预期中的要低,没有能够完全反应真实物价的变动水平。看来,CPI重回2时代,恐怕还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数据。CPI没有突破3,应该说还在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但有关部门却不能放任其自“高”,相反,必须未雨绸缪。
这里值得重视的起码有四个问题:首先是货币政策和稳增长政策不能再无度调整。其次是公众如何看待CPI重回2时代。三是CPI未来走向到底如何。四是目前物价水平已经够高,即使同比不增长,也不足乐观。
不难预见的是,尽管CPI指数仍在可接受范围,但仅以国内看,支撑CPI上行的因素仍然很多。一是前期发改委公布的建设项目,稳增长政策必会见效。随着一揽子“稳”、“增”政策措施的出台,物价存在反弹的可能。同时,国内农产品,特别是猪肉价格也在从谷底回升。
二是货币政策。今年降准、降息、多次逆回购之后,市场流动性将会大大增强。物价与货币政策联系最为密切,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轻则CPI难以下降,重则很可能带来通胀。仅从货币政策不断放松这一点来看,物价反弹的可能性就很大。
三是公共资源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水、电、气、油等公共资源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如果这些公共资源价格上涨,就会推动生产成本上涨,继而影响CPI。比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品油价格,新一轮涨价已是铁板钉钉;再比如自来水,各地价格调整的结果都是涨价。
四是物价的形成成本如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的变动趋势,总体来看依然是上涨。以人工成本为例,无论人均工资增长幅度,还是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幅度,都会影响到人工成本。再加上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物价未来走势很不乐观。
可见,CPI重回2时代,不吝是一个预警信号,政府有关部门要做的,就是正视现实,保持警惕,充分认识到“CPI重回2时代”背后的潜在“危机”,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稳增长”的同时,切实做好稳物价的工作,而不能在物价上涨时总是对公众说什么“幅度不大”、“影响有限”之类的话。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物价的实质性上涨,就是因这些看似“不大”、“有限”的变动积累而成的。(张国栋)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