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谭浩俊认为,中国企业,太需要用竞争来转变思维、转变理念了,而不要总是一出手就想置对方于死地,最终将生存的基础——消费者被抛之一边
8月1日,淘宝网和新浪微博宣布双方打通账号体系,用户可以一个账户通行两大平台。而就在前一天,淘宝网突然宣布切断微信数据接口,被认为是报复腾讯微信此前封杀部分淘宝卖家账号的措施。(8月2日中国新闻网)
不管双方的理由多么充足、多么冠冕堂皇,都无法从“竞争”上找到可以让市场接受、让消费者信服的依据,而更多的还是被认为在拉山头、争地盘。
也许有人会说,所谓竞争,不就是拉山头、争地盘吗?其实不然,竞争显然不是简单的拉山头、争地盘。竞争除了需要在市场份额、市场控制力等方面得到体现之外,还必须表现在如何让消费者不产生消费恐惧、不为放心消费而担忧等方面,亦即市场份额的扩大、市场控制力的增强,必须建立在消费者认可与接受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消费者放心和安心的基础之上。如果拉山头、争地盘的结果,形成了独家垄断,或者某一企业可以左右市场的经营行为和价格等。那么,这样的结果,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灾难。
为什么电商业能够对传统商业构成威胁,为什么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接受电商业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的电商业务,是在相对平和、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的,还算比较有序。如果阿里巴巴或者腾讯,抑或其他互联网企业,最终通过拉山头、争地盘,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形成了一家独大或具有绝对控制权的格局,等待消费者的可能就不是如今的放心消费、安心消费了的网购环境了,而是消费的自主权被企业完全控制和掌握了。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消费者希望看到的,也不是市场应当出现的。
对阿里来说,在商户端已经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向用户端渗透,向用户端扩大,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而对腾讯来说,在用户端具有足够控制力的情况下,向商户端进发,也不应当予以质疑。关键是,双方所采取的手段,似乎都不是竞争的姿态,更多的是为了各自利益,完全置消费者和其他中小企业利益于不顾的行为。
以阿里切断腾讯数据接口的理由为例,如果阿里巴巴真的是出于对消费者利益的考虑,是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感受,那么,就不应当简单地切断腾讯的数据接口,而应当心平气和地与腾讯坐到一起,就相关问题进行磋商。而对腾讯来说,也不应当在没有和阿里进行深入交谈的情况下,就封杀部分淘宝卖家账号,给双方的合作埋下隐患。
显然,在合作问题上,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都已经失去了理智、失去了诚意,都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事实上,这些年阿里和腾讯的友好合作,成果还是十分显著的,不仅各自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为第三方创业者带来了很大的利益空间。也就是说,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不仅很好地履行了企业责任而且很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堪称真正的企业模范。根据市场变化和竞争需要,企业在战略和策略上作出一定调整,是完全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手段必须光明磊落,行为必须规范有序,而不是乱打一气。因为,企业商业利益的合理性,也必须建立在市场、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合理性的基础之上。不然,市场秩序就很难有序,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就很难保证。
对阿里和腾讯来说,平心静气地坐到一起,认真商量一下如何加强合作、如何展开竞争的问题,还是十分需要和十分紧迫的。中国企业,太需要用竞争来转变思维、转变理念了,而不要总是一出手就想置对方于死地,最终将生存的基础——消费者抛之一边。(中国经济网网友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卓越亚马逊是否在毁灭中国电子商务的信誉
电商价格大战被指营销骗局 刘强东败在丢失商誉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