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再问“温州金改” 勿有万灵丹迷思

2013年03月27日 06: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改革”力度有多大?    

    温州有6000亿元民间资本,大多仍在观望,“两多两难”变了吗?

    “走得快”和“跟不上”的矛盾至今未解,“三个落差”怎么填?

    温州金融改革已经一周年了。3月26日《人民日报》的文章对“金改”试行近一年后的温州,发出了如上“三问”。

    传统京剧《穆柯寨》有句唱词:“心急加鞭恨马慢,离了黄花奔阳关。北国胡儿累造反,要夺我主的锦江山。”的确,自“温州金改”试点以来,虽取得不少成绩,也存在很多不足,让人有“温温吞吞”的感觉。《人民日报》此时“三问”温州,可谓“心急加鞭恨马慢”,颇有焦虑心情“跃然纸上”的味道。

    今年两会上,欧联通讯社记者以“带着铁链舞蹈”的戏称向央行负责人提问“温州金改”相关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答问时指出,对温州金融改革一年来的工作评价,还是要从改革设计的出发点、给它指定的任务、改革主要是想干什么、要干的几件事实现了没有、有没有进步这几个角度来看。周小川表示,温州金融改革的出发点是更好地发展民营金融。

    笔者认为,周小川的“表态”还是比较中肯的,温州之所以还没有真正从困境中“走出来”,让人们感到与期待有落差,主要原因是困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这需要外部的大环境配合,特别是经济景气等来促进。我们不能以“包治百病”的心态来看温州的金融改革。

    一句话,“温州金改”不是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困境的万灵丹,我们不应该抱有这样的迷思。

    为什么?我们不妨也来个“金改三问”。

    第一问,“改革”力度能有多大?在“金改”的舞台上跳舞,虽然一直有人鼓励温州不必过于谨小慎微,要敢于“试错”,可到底能挣破几条“铁链”呢?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过,地方金融创新是有限的,金融市场不可能画地为牢,如果非要如此,无非是地方行政管制力量膨胀。这句话很有道理。事实上,几个月前召开的世界温州人大会上,就有很多人建言,温州金改的核心在银行。如果温州要推动民间融资规范化和阳光化,破解“两多两难”问题,加快金融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等,还有多少改革思路是温州地方银行“有想到却又做不到”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改革实践者缺乏上级给予的更多、更大的政策空间,特别是对“试错”的容忍度,那么温州金融改革的力度又能有多大呢?

    头脑不转,光屁股瞎扭,“金改”的步伐能走多远?

    第二问,还在观望的6000亿元民间资本如何激活?

    温州市长陈金彪说,目前民间资本投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他初步估计,温州有6000亿元民间资本,持观望态度的相对较多。我们且不说温州民间资本到底有多少,即使有“6000亿”,如此庞大的资金是不是有投向的问题呢?

    不得不指出,如果依旧如过去一样,什么热就炒什么,地产、煤矿、造船等行业本来就被国家列入调控或不鼓励的产业,这些资本还要在充满很大不确定性的高风险投机的浑水里搅,那岂不是“伤疤未好添新痛”?

    再说,“实体经济”要展开对资本的“虹吸”效应,不但需要合适的金融环境,还需要政策导向和指引,更需要经济的转型和提升。温州经济的持续发展活力没有焕发出来,“6000亿”民间资本“兵发何地”?

    第三问,为何有“三个落差”?

    《人民日报》引述温州市长的话对“三个落差”是这样表述的,即工作进程与民众期望的落差、现有服务体系与小微企业需求的落差、民间借贷活跃与监管力量薄弱的落差。同时也认为,要有所作为、大胆创新,只要不触犯法律,就要有勇气尝试。

    笔者注意到,央行已表示2013年的工作安排要进一步深化金融重点领域改革。那么,金融重点领域改革如何深化呢?

    不少人建议,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亟须顶层设计。无论是温州、泉州的“金改”还是前海改革试点,地方金融改革的确可以在实践中赢取经验,但金融领域改革不能仅止于金融领域。金融体制改革如果不能与财政体制改革协调搭配,不放到收入分配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以及政府的公共治理改革等改革“大熔炉”里面,金融体制改革往往收效有限,甚至是止步不前。(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破产潮”来临,温州企业怎么了?

 

曲子:“金融温州”是金融中国的前奏

 

曲子:“温州模式救中国”的三个条件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