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潮”来临,温州企业怎么了?

2013年03月25日 08:17   来源:中国网   

  温州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一个人人都羡慕和向往的创业圣地。但是,如今的温州,虽然经济总量比以前大多了,经济实力也比以前强多了,大企业也比以前多得多了。但是,发展的活力却明显不如以前了。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温州不仅掀起了一场老板“跑路潮”,而且正在迎来一场企业“破产潮”。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继月兔集团、海鹤药业、信泰集团之后,又一家温州知名企业申请破产清算。

  据当地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目前濒临破产关闭的企业已达百家以上,仅去年一年,温州法院受理的企业破产案件就达27起,占全省同类案件的1/4。为此,温州法院还给基层法院都明确了今年企业破产清算案件的指标。

  一个曾经充满了活力和张力的城市,为什么会发生“破产潮”这样的现象呢?真的是因为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吗?温州会不会也象美国的底特律一样,陷入全面萧条呢?

  值得注意的是,温州能够从一个很不知名、很贫穷、很落后的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很有名、很富有、很发达的城市,主要靠的是两条,一是改革,一是创业。前者让温州人的思想、思维出现了一次飞跃,后者让温州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者让温州成为了全国其他地方学习的榜样,并推动了其他地方的改革开放,后者则成为其他地方的人效仿的对象,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创业之风。

  然而,温州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温州人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点,既让他们从落后走向了先进、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也让他们习惯了把利益看得过重。特别是眼前利益,成为了多数人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当房地产业成为最大的赚钱平台、地下金融能够获取实体产业无法相比的利益时,绝大多数企业和投资者都转向了这两大行业,导致温州的实体产业迅速被掏空,并从主体快速变成了补充。

  所以,当金融危机被美国的次贷危机引爆以后,温州的实体产业空心化问题也就迅速暴露了,企业应对能力的不足的问题,也被金融危机彻底点破了。相反,如果能象德国一样,一直没有放弃实体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那么,实体产业就能为温州及其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应对能力。

  事实上,就算不爆发金融危机,按照温州社会资本的流动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特点,也早晚会出现企业“破产潮”现象。想一想,社会资本大多转移到了房地产和地下金融,并成为房价泡沫、金融泡沫的制造者,能避免危机的发生吗?仅有的一些实体企业,能经受得住房地产和地方金融的挤压吗?能没有泡沫被刺破的时候吗?

  它不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悲哀,却是温州企业和投资者的灾难,它不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最后结局,却是温州企业和投资者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温州经济的现状,也是中国经济的缩影。必须看到,包括温州在内,前一轮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靠的是思想、思维的创新,靠的是群众创业热情的提升。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充分激发以后,其所积蓄的能量,已经基本释放完毕。接下来,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

  改革,也不再是体制、机制问题,而是利益的重新调整问题;创新也不再局限于体制、机制,更在于技术、管理。因为,激活创业动力的利益分配机制已经形成,阻碍创业和发展动力的利益集团却已经形成。如果不打破这样的格局,不对利益集团发起挑战,改革就不可能向纵深推进,体制和机制也将陷入新的僵化状态。同时,体制、机制已经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但对技术、管理的理解却仍然维持在家庭作坊阶段,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获取利益回报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和思想解放,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温州要想改变企业“破产潮”的状况,必须重新回到实业振兴的道路上来,回到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道路中来,让自主创新成为温州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再一次扮演引领中国创新的先锋队。也只有这样,改革的最大红利才能真正实现,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轨道。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