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3·15"何时能真正成为消费者的狂欢?

2013年03月15日 10: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度来临,央视连续举办了23年的3·15晚会将备受全国消费者关注。有人戏言,观众对3·15晚会的关注程度更甚于央视春晚。的确,相较于锦上添花的娱乐视听盛宴,人们更关心每天摆在自己桌上的粗茶淡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一年一度 严管应分秒必争

    回顾历年3·15晚会的热点,简直就是一部中国消费者的血泪史。我们用无坚不摧的口和久经考验的胃,经受了黑心商家一轮又一轮的摧残。每年晚会过后的第二天,再掏钱埋单时总不免有些噤若寒蝉。早餐摊上的煎饼果子,里面到底放了多少地沟油?下午茶叫一杯外卖奶茶,里面究竟有多少反式脂肪酸?晚餐时妈妈买回的青菜有多少超标农药残留,咸鸭蛋里有没有苏丹红,腐竹里有没有吊白块?更别提花钱买大件家用电器,家里装修房子了,简直是陷阱重重、防不胜防。有多少人恨不能身具穿越之技能,先提前到明年的3·15晚会上一探究竟,看看身边到底潜伏了哪些质量隐患,也好防患于未然。

    每年只有一次3·15晚会,每次晚会只有区区120分钟时间。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我们能够看出从政府有关部门到央视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集中再现了消费者的消费维权案例,揭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非法欺骗消费者的内幕。但却总让人感觉积攒了一年或更长时间的问题都挤到这一天来了,而两小时到底能解决多少问题?穿越虽是戏言,但产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3·15晚会,一年一度;衣食住行,却是一分一秒。严格监管、严格执法更应当是分分秒秒。【详细

    别把希望都寄托在“3·15”

    单单个3月15日,并不能承受整顿市场之重任,但这天却又被人为地披上太多的光鲜亮丽。坊间流传着“315晚会和春晚一样都是老百姓爱收看的节目”,而这一天被曝光的商家,有大名鼎鼎的国美电器、锦湖轮胎、依云矿泉水、美赞臣等,范围涵盖国内外,同时中国电信、招商银行等一些小伎俩也被揭开。看完晚会自然解气,可问题是来年为何这样那样的问题依然不断?

    其实笔者在这不是刻意去贬低3·15的价值,作为世界性的公益日,这一天是值得关注的。但是靠“毕其功于一日”来把问题浓缩,显然是不行的。当下国内消费市场并不旺盛,这和部分无良商家的存在有着一定关系,所以说别把消费者权益的概念单一化、节日化,而是当成功课每天都在认真做,那绝对是国家、群众之福祉。【详细


    盼日常监管稀释晚会影响力

    作为消费者,心情是复杂的,有纠结,也有期待。纠结的是,自己每天在吃穿住用行上消费的很可能是“危险品”,连知名品牌都是如此,还有哪些产品可以放心选择;期待的是,如果没有媒体的舆论监督,岂不是还在继续消费着问题胶囊和塑化剂?也许整个行业连地震的机会都没有,遑论整顿、重生?

    一年只有一个“3·15”,只有一台晚会最值得消费者期待,能改变这种尴尬的,唯有监管力量的加强,让维权不再艰难。相反,当日常监管稀释了“3·15”的影响力,消费者才会天天都是节日,不再纠结与期待。【详细

 

   何时能成真正的“狂欢”?

    消费质量问题的彻底解决,显然不能依托于权威媒体的一场晚会。事实上,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问题不必等到3月15日这一天再来解决。“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变成了“打假日”,同样拷问了监管环节的缺失。媒体曝光的问题,很多是长期普遍存在的。遗憾的是,因为一些监管部门不痛不痒的监管和处罚,甚至存在着渎职或者包庇,导致问题商家依旧嚣张,直至被权威媒体曝光才得以收敛。从这个角度看,3·15晚会也承载了很多原本不必承担的责任。

    晚会一年才有一次,而消费者每天都在消费。虽然说央视3·15晚会的声誉日益壮大,可以震撼问题企业,但一座灯塔的光亮毕竟有限,单靠一场晚会不足以为消费者撑起保护伞。建设安全的消费环境,需要更多媒体发挥力量,更需要各监管部门真正担负起监管惩处的责任,如此,消费者权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3·15晚会才真正有望实现从“打黑”到“狂欢”的转身。【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可能鲜有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如此“礼遇”这一天,恐怕只是因为其他国家背后有一套良好的监管机制在运作。不知能从何时起,“3·15”这一天不再是个怨声载道的日子,我们也再没有开“讨伐”晚会的必要,因为消费者每天都可以维权,或者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可以足够的被信任,根本不需要维权这一说。就像2009年央视“3·15”晚会总导演尹文期望的那样,“希望未来3月15日这一天不再是个投诉日,不再是个打黑日,而是消费者的节日,消费者因自己的节日而快乐,晚会变成真正的狂欢晚会。”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