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武大定于13日起,按每人次20元标准向社会游客收取“赏樱门票”,票价较往年翻番。武汉大学赏樱门票涨价引发社会反响,有人表示反对,认为学校的做法偏离了大学精神,并质疑学校以限制游客为名“趁机捞油水”。(3月13日,《北京晨报》)
“心忧”还是“何求”?
《诗经》里有句话,叫做“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某种意义上说,武大校方加收赏樱门票,也是对这个诗句的绝妙注解:武大同学认同校方的做法,认为这样有助于维持校园秩序;但站在游人立场,却可能“谓我何求”,不少人就指责武大是想“趁机捞油水”,甚至认为学校的做法偏离了大学精神。
依我看,“谓我心忧”也好,“谓我何求”也罢,都是多元社会的合理诉求,是大众文化场域里的不同视角,体现了武大自身利益与校外游客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博弈。如果武大方面能把票价下调到15元,也许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即使票价无法降到15元,让武大方面听到不同的声音,也会对武大今后的工作起到鞭策作用。【详细】
票价翻番有何不可?
诚然,大学需要精神,不应过于市侩。然则,尽管高校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高校围墙显然已被推倒,武大为游客提供赏花的场所,游客付费理所应当。学校只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争取物价部门的审核备案,并且得到监管部门授权,通过提高票价增加学校收入,用于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经费、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使学生成为受益者,涨价行为就应得到公众的理解。这也属于正常的校园旅游业开发。
其实,民众质疑武大赏樱票价翻番,主要是在怀疑门票费用的去向,有关“武大樱花门票费用去向”的追问已持续多年,武大也曾给予官方回应,坚称“武大财务是收支两条线,绝对不存在所谓的截留,也不存在某一个部门将钱收走的说法,武大更没有靠樱花敛财。”然而,这笔费用的使用细则,却从未向学生或者民众公开。这就为民众质疑武大“乘机捞油水”落下口实,必然将武大推向舆论漩涡。
倘若能得到监管部门的收费授权,并且将费用收支状况向民众公开,能谨慎地使用这笔费用让师生受益,同时,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合理引导民众情绪,武大赏樱票价翻番有何不可?【详细】
理由充分难掩不纯动机
但以涨门票价格的方式来限制游客数量,怎么都会给人感觉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呢!这样是否真能起到限制游客数量的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反而使学校背上了一个“趁机捞油水”的作用。到武大校园赏樱花的游客曾创下每天20万人次的历史纪录,以每人次10元计算,一天门票收入就是200万元,票价若在翻番,将达到400万元一天的收入。可以想象,武大赏樱花期间的门票收入是相当可观的。所以有人质疑武大“趁机捞油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武汉大学每年收取的巨额门票费用在那些地方去了?怎么用的?广大的师生有必要这笔钱的去处,因为这是牺牲了他们部分的权益换来的经济利益。收取赏樱花门票费本身没有错,但需取之有道,更需用之有道!【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除了涨价之外,限制每天的来访游客、加强校园服务管理、错时参观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法子,再说门票涨价就能还莘莘学子一片学习的净土了麽?反而会让人觉得是在借“维护校园秩序”之名,趁机揩油。如果学校方面能够问计于民、消除公众对巨额门票去向的顾虑,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板砖”声了吧!没有尊重民意的市场,只不过是个一厢情愿的游戏罢了。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