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向主管部门建议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并建议将石油暴利税起征点从55美元/桶上调至70美元/桶。《证券日报》报道中称,上调暴利税起征点将会有效减轻两大油企的税费压力,随着上缴税费的降低,两大油企的盈利空间必然会随之扩大,两大油企有望减负405亿元左右。(1月14日中国经济网)
据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建议上调暴利税起征点的理由是目前国内开采原油成本增长较快,尤其是一些老油田。
近年来,两大油企号称“亚洲最赚钱”的企业,可谓年年都盈利滚滚,可不少人不明白,两大油企及其行业协会等为什么老提油价太低,成本太高呢?大油企一边供应着价格远高于美国的成品油,一边要求政府调高国内油价,还大大咧咧地伸手要补贴。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老百姓真的太有钱了吗?是“石化双雄”的话语权和博弈能力太刚强,还是我们的有关部门“心太软”?
国家有关增值税、石油特别收益金(暴利税)、资源税等税收政策应该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国家对石油超额收益征税,本意是要造福全体国民,如果没有把影响标杆上移的各要素算清楚,作为基准油价的标杆是不应随意挪移的。
“暴利税”收了六个多年头,也是公众深受“糊涂账”困惑的六年。2006年,财政部下发了《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自当年3月起征缴“石油特别收益金”。可对这项所谓的“暴利税”,老百姓看上去却是稀里糊涂。自2011年11月1日起,石油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就从40美元上调到了55美元;而今,中石油联合会又把起征点建议增高至70美元/桶。公众不禁要问:每一次调整的依据是不是站得住脚呢?
石油暴利税起征点上调的理由有很多,主要有两大点:其一,国外油价“飙”了;其二,炼厂的原油成本高了。那么,既然中石油联合会拿“炼厂成本”来说事,我们也盘算一下,看看油价上调到底合不合理?
有能源专家曾经提过,所谓中国油价高于美国的原因大体有三:第一项是税费,专家拿汽油税、养路费等诸因素来比对,这方面两国差异还不算太大;第二、三项就是汽油零售价格中包含的输送和销售环节成本,以及炼厂的原油成本。有学者计算过,中国两大油企的输送和销售环节成本约占零售价的20%,与美国的12%相比大体高出1元左右。再看炼厂的原油成本,这些年来,老百姓听到的都是亏损,大家也都没有见到炼油环节令人信服的透明成本,而发改委等部门也没有在这方面给公众“晒账本”。
炼油成本的“糊涂账”就成为石油巨头们大喊叫亏,享受国家补贴和调高油价,包括这次意图调高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等做法的“充分”理由。暴利税“减负”是一个大手笔,“石化双雄”每年将会少缴几百亿,公众的利益又该记挂在哪儿呢?即使炼厂的亏损得到一定的补平,然而中国油企的管理效率、经营水平、可持续竞争力能在“减负”中前行吗?
上调石油暴利税起征点前需要先把成本算清楚,大家需要的是经过科学核算和有效监督的成本账单。(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上调石油“暴利税”起征点值得商榷
油企少缴“暴利税”后更应让利于民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