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文若:改革要啃硬骨头 不妨从“打车难”试刀

2013年01月13日 06: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有些问题年年讲,却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人们称之为“顽疾”。比如中国足球,“屡败屡战”早已成为国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在职业化与行政命令的博弈中变为一句“空谈”。再比如北京的“打车难”问题,若是你没被司机拒载过或被黑车坑过,你都不好意思跟其他人说“来过北京”。

    最近很多媒体聚焦北京的“打车难”问题,或许这将为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乘客们带来一些“暖意”。

    抽丝剥茧,不妨看一下“打车难”的几种形式。

    其一,乘客打不着车,遭遇拒载。在北京尾号限行、严查酒驾、地铁越建越拥挤及城市流动人口暴增的背景下,打车人越来越多,一些司机开始“挑肥拣瘦”。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期,打上一辆出租车比中500万奖还难;

    其二,司机“趴活儿”,漫天要价。很多初次来北京的人都感受过:在西单、王府井、北京西站、北京站等人群密集的路段,一边是打不到车的乘客,另一边却有多辆空车等在路边,“爱坐不坐,不坐就冻着去”让很多人自愿掉进“不打表”的坑;

    其三,约车很难,“黑车”横行。由于很多司机不愿往偏远路段跑,这就给“黑车”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另外,一些“黑车”司机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开始明目张胆的在二三环内“拉活”。

    将以上几种情况“对号入座”后,恐怕很多人会“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可当你想到,很多司机常年因保持一个坐姿、很难有固定时间吃饭等问题而患上“职业病”之时,油价等各项费用不断上涨而“份钱”无法减少,堵车时拉活不仅亏钱,还费油费时间之时,媒体报道和乘客抱怨后,相关管理部门就拿司机“开刀”之时,或许你可能理解他们有时会“撂挑子”不干了。

    乘客也好司机也罢,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从“利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天经地义”,而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就得跳出问题本身来看。

    在一个以“特许经营权”作为准入限制的行业里,“数量管制”使行业内既有经营者成为垄断群体,其后果是形成高额的垄断资金;“价格管制”使司机逐渐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其代价是乘客不断抱怨“打车难”,而结果也事与愿违:一方面无法避免黑车群体的产生,另一方面也无法抑制私家车的快速增长。

    历史已经证明,“大锅饭”是没有出路的。市场经济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普通人。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消费者都可以自由选择,公众抱怨最多的,恰恰就是身处垄断行业的企业。出租车行业这个“畸形”的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出租车行业的“顽疾”都必须得到解决了。放开“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从根本上破除垄断格局,推进市场化改革,这些老百姓都懂。既然现在都在讲“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那么不妨就从出租车行业入手。(荀文若)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如何解决北京“打车难”?

 

打车难是改革难的缩影

 

破“打车难”僵局 需改出租车政策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