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过高负债率不可掉以轻心

2013年01月11日 09: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张茉楠
    2012年中国金融数据出炉,M2增速不及年初预设的增长目标,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却达20%,大大超过2011年,其中债券融资越来越成为新增融资的主渠道。然而,社会融资总量爆发式增长背后的债务风险必须值得警惕。

    根据央行的金融统计数据,2012年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9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全年新增信贷8.2万亿元,其中12月新增信贷4543亿元,同比少增1863亿元并创下2010年1月以来新低。根据初步统计,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延续了近几年社会融资总规模上升的势头。社会融资总量数据热,新增信贷和M2数据冷,这“一冷一热”背后反映了中国融资模式与结构出现了新趋势。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金融脱媒和大量表外资产的出现,以及银行等金融部门内部的融资活动和信用联系日趋加强,整个社会的信用链条越拉越长,银行新增信贷以及M2的窄口径数据难以反映全社会融资和资金供给的真实水平,新增贷款作为银行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从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数据来看,贷款占比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92%下降至2012年底的52%左右。

    脱媒资金流向直接融资市场,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规模增加,信贷扩张速度放缓。社会融资总量的结构数据表明,债券融资正成为企业社会融资的新渠道,并呈迅猛增长之势。2012年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同比多增8840亿元,已经超过全年信贷增加7320亿元的规模,成为融资主力。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债券发行成为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融资渠道,债券发行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三年间增长了近一倍,至2012年11月末达到15%。

    越来越多的信号显示,债券融资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新趋势。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刚刚发布的《亚洲债券监测》报告,截至2012年9月底,报告覆盖的地区本币债券市场规模达到6.2万亿美元,中国已发行债券3.7万亿美元,占新兴东亚地区总规模的50%以上。其中,政府债券为17万亿元人民币(约2.7万亿美元),企业债为近6万亿元人民币(约1万亿美元)。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近十年来中国全社会的杠杆率(债务率)已经上升40个百分点,包括政府、居民、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内的不同部门债务率都处于上升阶段。这其中,企业债务率上升速度非常快,并构成了中国资产负债表的显著特色。债券融资的出众表现与监管层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有关。根据WIND数据,2012年前11个月非金融企业共发行短期融资券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行4064亿元;发行一般中期票据1.06万亿元,同比多发行3257亿元;发行一般企业债与公司债5716亿元与2361亿元,同比多发行3802亿元与1187亿元。

    目前,中国企业负债问题已经变得尤为突出。根据GK Dragonomics数据统计,中国企业债务从2011年占GDP的108%上升至2012年的122%,创出近15年新高。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报告也表明,中国非金融企业整体负债率已经处于过高水平,企业负债占GDP的比例高达105%,不仅高于日本、美国、意大利,甚至接近于英国、法国的水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经验显示,这一比例达到90%就会积聚较大风险。

    企业高负债率犹如在“钢丝上行走”,特别是在宏观经济波动时期,企业的偿债困难将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出现问题,甚至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2012年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净利润约4760.1亿元,同比下降2.6%;环比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8.2%;在全部2493家公司中,在三季度出现亏损的公司有423家,占比为17%,而2011年同期这一比例为13.7%;出现业绩同比下降的公司有1165家,占比为49.1%,比2011年同期的36.7%上升12.4个百分点。

    如果分行业看,房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70%,五大电力集团的负债率超过80%,铁道部的负债率超过60%,光伏制造企业负债率都超过90%。由于银行会计提更多的坏账准备来应对企业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一向是贷款大户的钢铁、电力、制造、地产相关产业恰恰是此次坏账准备增加的“重灾区”,这势必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长期的拨备覆盖。

    全球社会融资总量不断上升,特别是债券融资爆发式增长导致直接融资规模增加,有利于中国金融的深化,也扩大了社会融资渠道。然而,其背后日益增长的债务风险值得警惕。尽管当前我国企业负债风险还未到不可控制的边缘,但需警示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特别是国有企业资信程度高、又往往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先头部队,因此成为债务融资的主力。可见,规范债券融资,合理设定杠杆率,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变得更加重要。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