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中国外贸出口 反思中憧憬2013的春天

2013年01月02日 07: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的年终特稿,题目用了“世界经济风雨中奋力前行”,形象地勾勒了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的全球经济整体环境——2012年中国外贸低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12月30日《经济日报》)

    元旦来到,新的一年2013年开始了。回望2012,中国进出口贸易着实不易,增速放缓已成板上钉钉,远低于年初设定的全年外贸增长10%的目标。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8日说,预计全年中国外贸增长6%左右。

    对于去年难以完成外贸增长目标的原因,不少专家、学者都作了许多解读,有的用中国外贸内外受“夹板气”来分析。笔者认为,假如要撩起中国外贸出口低迷的面纱,不妨也可以从如下几个视角来透视:

    其一、中国制造“疲势”渐显。

    2012年工业企业效益不佳,前期均为利润下滑,等到了10月份经济短期回暖,才看到有部分企业实现利润增长。

    很长时间,中国制造业一直都是充当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自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不少制造行业停工关厂的现象时有出现,制造业开始明显放缓的迹象渐渐清晰,难怪不少国外舆论担忧,中国经济有“硬着陆”之忧。

    有“信心根基”之称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整年运行的轨迹也是“步伐沉重”,全年数度连续几个月低于景气临界点50,这是2009年金融海啸以来鲜见的。从这运行曲线,可以窥见不少产业经济的萎靡不振态势,特别是中小企经济更是难以乐观。

    今日的中国,也正由于产业、出口和就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劳动力等所有要素成本亦全面迅速增加,逼使低工资就业制造业加速脱离中国,越南、泰国等新兴国家渐渐成为不少“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替代地区,中国制造业经济萎缩之忧已近在眼前。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萎缩之忧”,竞争力下滑,恐怕可以视为中国外贸出口低迷的一层厚重面纱。

    其二、吸引外资的劲儿有点“软”。

    尽管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宝座,可吸引外资盛况不再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2年全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有望达到1100亿美元,这个量是比同期出现下降的。从一些沿海地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吸收外资“负增长”的城市很多,有的甚至是20-30%的下滑。

    通过比对沿海外贸依存度较大的地方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引进来”不好的区域也往往是外贸“不彰”的地方,特别是出口增速骤降较为厉害。外资表面上看是资金的引入,可这“钱”和钱的性质是不一样,其有深刻的“要素”内涵。透过资金这一载体,与之进来的还有管理、经营、技术、品牌和消费渠道,还有发展理念的提升。

    “稳外贸”尤其不能忽视引进外商投资这一环节。

    其三、频繁贸易摩擦,掣肘外贸出口前行。

    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困难,与频繁的贸易摩擦引发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沉渣泛起不无关系。

    2012年,可称为世界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外贸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说,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1年后,中国仍在违反贸易规则,滥用申诉机制进行报复。日前在向国会提交的年终报告中,柯克说:“中国在几个特定领域的贸易政策和做法尤其令美国担心。”

    有贸易报告表明,美国已经从抓住中国货币问题不放转向更加关注隐性贸易保护主义,仅在世贸组织,美国已对中国提起15宗诉讼。如今“大打出手”反倾销不光有欧美,甚至还有韩国、印度等等。光伏产业的遭遇绝不是孤例,如果没有很好的整体因应策略,中国的国际市场将越来越困难。

    此外,也应该好好反思,贸易保护主义缘何一而再、再而再三地剑指中国?中国出口结构、中国制造的用工环境及成本、技术创新与依靠政府补贴等有没有问题?肆无忌惮的保护主义剑指中国,中国外贸企业在“自我保护的意识”和“依法力争的能力”是不是存在许多不足,反制策略该怎么做到有效、有力、有为?实现中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滔滔巨浪”肯定是要面对的,严峻挑战目前不单需要勇气,更要有技巧、手段、能力。

    媒体称,这是中央政府官员首次公开预测2013年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目标。未来几年经济增速调整一下,增长放慢当然也不尽是坏事,关键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需要进一步要加快。稳外贸总比刺激楼市繁荣对中国经济更有好处,宏观经济未来走向与路径要“重民生、提质量”,对中国外贸的“质”的建设和提升同样重要。

    或许,从许多经济预测中,我们可以憧憬2013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应可优于2012年,但假如眼前的外贸形势改观不足,中国经济形势的暖意能否伴随着2013年的春天而来?(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