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服务业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提高4%,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有不少学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低迷的主要问题出在“2个不足”,即出口不足与消费不足,或者可以说是需求不足造成经济缺乏内在增长基础。由此,经济学界有不少人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后,宏观经济政策与努力路径应重点由投资转向消费内需与就业上面,多方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
GDP的增速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坏,优化和有质量的经济结构才是保证未来中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服务业是可以挑大梁的,我们应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多元化。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仅为43.2%,而全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72%,发达国家接近80%,与我国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平均在54%左右。“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两个服务业占比指标都没有完成。当前,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的服务业占三大产业的比重一直徘徊在40%左右,不少人认为,“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应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只有把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60%并作为主导产业,整体产业结构才能走上高层次,且将带来新的盈利模式的嬗变。
今后,我们如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低成本优势增长模式,在经济的发展模式、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转型、以及劳动力与就业结构等方面做相应的调整和转换,那么经济要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难度将加大,财富分配的公平和正义也无法真正实现。
城镇化成为“十八大”后的重要工作轴心,人口集聚加速,消费也就跟上来了,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展应该更会“吃香”,今后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行将更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国经济方能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增长。从领导层近来对经济工作的表态中可以看出,未来政策诉求将更尊重经济规律,照顾短中长发展的平衡与协调,明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更服从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
未来的趋势可以预见,经济增长将主要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方式将从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的模式转变,以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务院要求“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正是与这种趋势的很好契合。(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