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瑶:垄断入户才会有“中国特色网速”

2012年12月13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香港某通信公司推出宽带速度达1000M每秒的光纤宽频服务,每月收费仅199港元(约合160元人民币),这让内地网民在微博上直呼“伤不起”。(12月12日 南方网)

    稍有计算机常识的人,都会指出这则新闻报道中值得商榷之处,估计又将内部测速和出口带宽的概念混淆了。一江之隔,人家未必享受的是光速版的网速,可我们却实实在在地“享受”着高价的“龟速”,窘迫的现实让人们已无力吐槽,也才让赋予了过分美化其他地区网络的动力。

    “中国特色的网速”背后不是我们的妄自菲薄,而的的确确存在太多坑爹的问题。一以概之,就是“高的是收费,差的是速度”。去年由中国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一组数据,就曾被人多次引证——“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内地固网宽带用户上网1M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

    即便同样是在国内,宽带资费也是南北有别,南方资费普遍低于北方,而一线城市资费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例如东莞地区的移动铁通宽带4M、8M,一年分别只需480元和600元。而北京地区的联通宽带则4M每年需1200元,且要提前一年一次性付清。两相对比,同样享受4M网络,北京网民就要多支出将近3倍的资费。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式网速”,是什么导致了海内海外不一样,南方北方不一样?问题的根源恐怕不在技术瓶颈。光纤入户的技术,已在我国逐步开展,取代传统铜缆宽带的“光纤入户”相当于给每个用户架设了一条私家信息高速公路,即使同一个小区的所有用户都在上网,也不会影响网速。

    更多的用户没有享受到“光纤入户”的好处,反倒是在“享受”垄断入户的苦恼。几家大型互联网通信运营商垄断了用户的上网选择,利用各种手段阻止小运营商试图向小区铺设通信网络,让消费者不得不“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而长期身处垄断的优势地位,更是让他们养成了很多忽视消费者权益的霸王作风。以中国联通上网为例,无法网络缴费,只能现场排队,而且只能到办理开户业务的宽带营业厅,由于单一营业厅覆盖的小区过多,年底排队缴费甚至长达3、4个小时。就当消费者想用脚投票的时候,却发现人家是“蝎子拉屎独一份”,这个小区只能用联通宽带上网,您爱用不用。

    我们实际带宽能够达到的速度,远非现在绝大多数用户正在使用的可怜的2M、4M,目前“龟速”的根本原因还是“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当互联网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建设成为民生工程的大背景下,早日摆脱“中国特色网速”,让网络降价提速是全体网民的迫切愿望。而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非破除宽带垄断,开放竞争,别无他途。只有破除附加在众多垄断性网络运营企业身上共和国长子的光环,让民营企业与他们一样拥有同等的竞争权利和机会,形成开放公平的运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刘晶瑶)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网速过慢部分退费但愿不是天方夜谭

 

比网速排名倒退更可怕的是宽带垄断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