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亿多人摆脱贫困,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一个充满活力和自信的东方大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令国人振奋,令全球瞩目。总结这40年来我国的发展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8年9月6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岔镇龙凤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做习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学有所教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年来,我国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共培养输送了6500万高校和中职毕业生,人力资本总量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在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逐渐成为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中来思考,放在国家需求中来部署,放在群众期盼中来谋划,更好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落实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并持续保持在4%以上”这一目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18年9月8日,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一楼公共服务大厅内人头攒动,应聘者手持简历,向招聘单位推介自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劳有所得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做好就业工作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摆到突出位置,应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维持在4.3%-4.0%之间的较低水平,2017年降至3.9%,是时隔15年后再次降到4.0%以下。
总体来看,经济平稳运行、新动能快速发展对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2018年7月14日,“家庭医生”在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开展医疗服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病有所医 健康问题不能成发展“拦路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但是,部分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依然有待健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依然有待改善。因此,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推动医疗服务优势资源对困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
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扶贫办宣布,未来三年将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坚决不能让健康问题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未来,我国将继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卫生健康服务薄弱环节,加大政策供给和投入支持力度,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防治结合、关口前移,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018年9月12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展春园社区养老驿站试运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老有所养 解决养老这一时代命题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了2.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6.7%。可见,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正不断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养老是整个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加快建立养老制度、完善养老设施、保障养老资金尤其紧迫而重要。
五年来,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亿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制度公平性显著增强,对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后,还要持续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施老年人照护服务项目,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让老有所养不再是一句空话,不仅考验着养老模式的健全与完善,更是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改革的一道时代命题,这显然需要整个社会都有足够的紧迫感,并切实付出努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网络安全宣传周设立主题日 织密金融安全“防护网”
三方面着手 绷紧个人信息安全这根弦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