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张小平火了。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离职的张小平没有想到,他会以“影响中国登月进程的人”这样的超高端定位为公众所知。尽管相关负责人已经出面澄清,只是为了增加在法律仲裁“占理”的分量而作了“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相关细节也有待澄清,但由此引发的人们对国企用人弊端的种种吐槽却远未停止。
暴露了一些国企用人的现状
“研究所的一个小小研究员,负责最关键技术岗位”,“张小平辞职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阻碍,领导直接就批了”,“张小平掌握我国如此核心技术,却给了如此之低的技术层级”,“国企里还有一个最大特性是领导只能上不能下”,“能力越差的人,在国企里呆的越舒服”……张小平的遭遇不正是一部活生生的国企现形记吗?【详细】
经过多轮改革以后,眼下国企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吸引了大量人才的涌入。但相比一些优秀的民企外企,仍然存在差距;国企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在用人上又比较容易走上论资排辈的窠臼,更应该时时检视自己,向民企好好学习。虽说金钱不能衡量一切,科学家心中还有更高的目标,但从张小平的跳槽,也表明单位应对人才的价值予以足够尊重,这样才能体现科技与知识的价值和分量。【详细】
所有的资源都必须流动起来
改革开放40年,人才流动不新鲜。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人才走出办公室、放弃铁饭碗,掀起了第一波“下海”潮。这批人文化程度高、政策意识强,有情怀有梦想,敢奋斗能担当,他们加入到经商创业的队伍中来,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为改革开放增添了活力和生气。从柳传志到牛根生,从刘永好到任正非,甚至连做过公办教师的马云也算,他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奋斗成就充分证明了人才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详细】
人才也是需要流动起来的,从民企进国企,从国企进民企,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国企里是为社会服务,到民企自然也是为社会服务。何况,民营航天企业也是国家航天事业的一分子,也是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服务。只要是合法的流动、合理的竞争,社会应该乐见其成。【详细】
让各类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
虽然说,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张小平们有选择的自由,但对于一个个具体的企事业单位来说,如何在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中留住人才,却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难题。如果屡屡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就需要反思,检讨用人体制机制上出了什么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努力把年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留住更多的张小平们。【详细】
不管张小平离职事件最后如何处理,这都警示我国科研机构尤其是航天部门,既需要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缩小与民营企业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也要改革管理体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更舒适更干净的科研工作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激情和动力。科研机构培养出一个人才不容易,科研机构的发展更需要广大科研人才的支持,科研机构管理者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吸引和留住人才,而不是变相“赶走”人才。【详细】
微言大义:
@帅哥:想要马儿跑,又不给吃草。
@孤独患者:靠情怀留不住人。
@积盛隆: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只为能达到自己小时候的宏伟目标。
@名扬:干活时找不到人,一吃饭都出来了。
@阿阿:可现实就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张小平离职”这个事情之所以引发关注,未必是很多人对于张小平这个人有什么看法,更多的是联想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已。事情解决自有公论,但正视人才的作用才应该是主流。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马儿吃够草”。把“待遇留人”放到第一位,这样“情感留人”和“事业留人”让人听起来也就更为舒心一些。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