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宾馆”陷经营困境

2017年11月21日 07:12   来源:西安晚报   

  主持人: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的一条巷子里,开了大大小小的几家宾馆。但其中一家因为店内挂着的一块白板,而成为近来关注的焦点。白板上写着三类人可以免费入住,“伤残人员、孤寡老人和未成年人”。除了免费提供住宿,李玲平时也尽可能提供生活上的各类帮助。也正因此,这家宾馆被称为“爱心宾馆”。尽管李玲的善举被人称赞,但她却苦恼不已。李玲说,经营宾馆这些年来,她已欠下不少债务,这家“爱心宾馆”目前也陷入经营困境。

  杨若(陕西 职员):办“爱心宾馆”也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超过自身能力而欠下巨额债务的奉献爱心,虽然精神可嘉可敬,然而似乎是不足取的。如果自己也成了需要求助的对象,那可就有违举办“爱心宾馆”的初心、初衷了。俗话云,自助者天助。 说到目前困境的摆脱、问题的解决,关键在“自助”,在“爱心宾馆”自身,自身想办法、自己找出路。

  主持人:我们常说好人有好报,但在热心人李玲那里却没有得到印证,为什么?

  然玉(四川 媒体人):因为做好事而欠下巨款,实在是一件太不寻常的事情。需要厘清的是,所谓“行善”终究不只是简单的道德义举,更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决策;通常所说的“好人”,很可能同时还是一个理智的人、克制的人、聪明的人……在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放大“好人好事”的道德指向,而忽略了其他的关联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某种认知缺陷和预期误导。说到底,行善也是一件技术活,必须平衡“能力”和“热情”,必须对人性之幽微有足够洞见,必须对各种潜在风险充分把控……

  主持人:也就是说“爱心宾馆”陷入困境原因是复杂的,并不是爱心本身出了问题,这件事不应该影响到人们行善的信心。

  毛建国(浙江 媒体人):爱心宾馆的困境更多是经营问题,不能因此而落入爱心不得好报的俗套。这里,并不是置喙爱心行为,而是希望人们在献爱心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平衡点;而当一种献爱心行为与市场经营联系到一起,更希望明晰两者的边界,不能把两者混入一谈。当然,出于对爱心的道德激励,还是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帮助“爱心宾馆”走出困境,希望人们在消费时能够考虑到爱心权重,不要让“爱心宾馆”的困境成为爱心的困境。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