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爱心面”让社会很温暖

2017年10月20日 21:46   来源:东方网   叶祝颐

  “早餐已经做好了,你们赶紧过来趁热吃。”10月18日,贵州遵义红花岗区“爱心豆花面”的老板孙文志,招呼环卫工人来吃早餐。两年来,他免费送出了上万碗豆花面,免费对象包括老人、环卫工、军人和残疾人等。环卫大姐李女士由衷地说:“他很欢迎我们,没丧过脸。”(10月19日新华网)

  面店老板孙文志因为小时候家贫受过别人的恩惠,就坚持给环卫工、老人、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热腾腾的免费早餐。孙文志用送免费早餐这种朴素方式奉献爱心,温暖社会,令人感动、钦佩,也令人汗颜与惭愧。媒体报道之后,引起民众好评与网友围观,也在情理当中。

  大家为孙文志点赞,是褒奖善行,是追求一种向善的力量,呼唤文明道德的回归。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文明行善的行列,希望这个社会更美好,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爱。但是,毋庸讳言,近年来,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有人感叹精神文明退步,道德家园荒芜。老人倒地无人帮扶,常被人引用为“人心不古、社会沙漠化”的案例。就连小学生写帮扶摔倒老人的作文,只得了5分。老师的评语竟然是:“这个社会,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

  但是,孙文志常年给环卫工、老人等群体免费提供早餐,用高尚的行动推翻了有人对文明退步、道德滑坡的偏颇判断。孙文志就是活着的“雷锋”!虽说一个两个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给所有老人、环卫工、残疾人送温暖。救助弱势群体,还需要政府完善救助制度,及时启动救助预案,让弱势群体得到妥善安置。但是孙文志的善行与热气腾腾的“爱心面”复苏了我们内心的柔软善念,让人心温暖。

  尽管免费送出上万份“爱心面”的孙文志表示,会继续做下去。但是孙文志已经做了很多很多。我们需要更多爱心人士接过爱心接力棒,给老人、环卫工、残疾人送吃送喝送温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社会多做好事。用实际行动树立道德榜样、文明示范。

  独木不成林,百花才是春。正如有网友所言;“面店老板的力量有限,要是有更多人加入就好了。”面店老板孙文志用朴素的“爱心面”向我们发出了文明道德倡议。我希望现代社会涌现出更多吴菊萍、陈贤妹、孙文志式的道德典型。让乐于助人成为社会的亮丽色彩,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生活在爱心氛围中。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用好爱心,爱衣墙需有序管理    2017年08月14日
  • ·转捐爱心余款 传递爱心的互动    2017年07月2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