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69岁的吕少芳老人,曾在公交上遇到一个孩子给她让座,她将身上一个串珠饰品给了孩子,孩子特高兴。从那以后,吕少芳都会给让座的陌生人送上一份自己制作的小饰品。吕少芳说,她们希望送出去的东西越来越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过去的5年多里,多数收下礼物的人都给吕少芳和她的老年朋友们让了座。吕少芳说,她们希望送出去的“礼物”越来越多,“以爱心回馈爱心,让每个好心人的爱心都有回应。”(楚天都市报)
关于“让座”,我们见过了太多的暖心故事,也领教过太多的矛盾冲突。轮番的舆论发酵之后,这一原本简单而纯粹的事情,似乎正变得越发复杂起来。在这种背景下,老人“以爱心回馈爱心”用小饰品回馈让座者的创意,想必能给公众带来某种启发。爱心需要唤醒,爱心更需要回应。“让座”作为一种个人美德,在很多时候的确未能得到足够的鼓励与善待。一些人将之视作理所当然,另一些人则索性无动于衷。时至今日,许多被让座者,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馈别人的善意。
现实中,人们更习惯用一个笑脸、一句感谢,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当然了,说到“以爱心回应爱心”,其实并没有标准化的方法可言,大家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抒发心意。真正需要追问的是,面对别人的好意,“被让座者”是否有真正发乎内心的感谢意识,又是否通过合适的言行将之得体地表达出来?在公交车等公共空间内,与“让座”有关的一系列礼仪,显然并未完全建立。
要正确、得体地回应让座者的善意,首先应该就此类行为的属性有一清晰认知:“让座”从来都是个体基于自我意愿的自由选择,这是一种个人美德,不是硬性责任。与之相较,“被让座者”对让座者表达感谢,反倒更应该看作是一种道德义务。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强调让座的美德,而甚少提及被让座者感谢的“义务”。
让座,是一件需要用心感谢的事情——老人制作小饰品回馈让座者,则是对这一常识的再次重申。至于说,到底该如何感谢,则是另一回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注定了对于“感谢”会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和实践。但无论如何,当被让座者对让座者致以谢意时,还是理当要慎重其事、真诚大方。要知道,一套健全的“感谢”礼仪,也是“让座”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两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