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掌声送给“创业学院”

2017年11月15日 09:18   来源:工人日报   王传涛

  在国家大力鼓励、支持“双创”的背景下,如果有一部分大学积极地为创业这门学科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作出努力和贡献,不仅是学生之幸,也是民生和社会之福。

  据11月13日《新京报》报道,位于浙江中部的义乌某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起专门创办了创业学院,将有志于加入创业队伍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开启了实战创业的特色教育模式。因在网商培训与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效,该校获得“全球最佳网商摇篮”称号。该校官网显示,1800余名在校生投身创业实践活动,年收入3500余万元,有的在校生已成百万富翁。

  当下的大学,每每设立一个新的专业或院系,总容易招来批评和非议。前段时间,某高校设立手游专业,被戏称为专业打游戏的大学院系;某985学校设立了彩票专业,被指专业培养赌徒……对“创业学院”,同样有质疑的声音。

  思路决定出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往往无法与那些名校毕业生去拼学历、拼简历,即便一般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与其在传统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的“窠臼”里挣扎,还不如让学校直接为大学生们开设一个创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想创业的学生可以学到创业的知识和理论,包括管理知识、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同时还能参加创业实践,得到“实战”锻炼,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创业早就是一门学问,一种科学了。这门学问,需要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辅助,也需要过来人的指点。然而,现实情况是,几乎没有几所学校真正教给学生如何去创业。于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讲视频,在各个平台上受到热播热传,他们的自传体书籍也总能成为畅销书和枕边书。这些现象说明,整个社会对创业的一种渴望,这种渴望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一种刚需。

  义乌的这所职业技术学院,自然不是什么知名学府,但其能够结合本地特色——小商品制造业的繁荣,大胆尝试,开设电商创业等相关专业,帮助学生们开拓另一番天地。

  社会发展瞬息万变,而大学里的专业往往较难改变。如今,不少大学热衷于扩招,热衷于圈地扩大学校的面积、建更高的楼,却很少真正俯下身子、为自己的学生谋划一些更切实的出路。而更多的大学生只能按照“套路”去学习、成长、就业,从事着与自己的梦想无关的事情,在看到有人创业成功后又心有不甘,选择辞职创业……

  在国家大力鼓励、支持“双创”的背景下,如果有一部分大学积极地为创业这门学科的建设、学科理论与实践作出努力和贡献,不仅是学生之幸,也是民生和社会之福。他们理应获得更多鼓励和掌声,也应该成为其他大学借鉴的样本。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