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以房养老新骗局:老人贷款买“仙丹” 背债又丢房
光明网评论员:以房养老骗局又被爆出新花样。中青报今日(11月10日)报道显示,规模不小的老人群体用房子抵押贷款购买了北京一生物公司新元公司的“仙丹”(一种酵素),获得了该公司代替还贷、每月再付3.6万元、一定期限内将原购买款如数奉还的承诺。
但一年多后,该公司的“承诺”就不能兑现了。部分老人或遭遇暴力催收,或被迫卖房,而因为一些委托买卖的公证文书,有的房子甚至已被低价过户。目前,北京有超过200人报案,新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淑芳已被逮捕。
若论骗局的基本链条,贷款买“仙丹”一事并无新的套路。就像今年七月份中青报首篇以房养老骗局报道所揭示的,借由老人被洗脑后签订的一系列合同和委托书,整个骗局过程中的借款合同、房屋抵押、公证委托书、法院强制执行,每一步都打着正规合法的旗号,每一步都有证据,甚至国家的公证机关、法院执行部门也被骗子当成诈骗的工具。在老人单独维权陷入这种“无诈骗证据”的困境之后,媒体的报道唤来了一定的司法救济,披上了“合谋者”阴影的北京方正公证处被停业整顿。
但此次“贷款买‘仙丹’ 、背债又丢房”的报道,因为详述了组局者与被骗者之间互动,又提供了一种溢出了法律救济层面的思考,指向了老人群体的社会心理。
反复出现的画皮式骗局信息,常让人生出“为什么又是老人上当”之问,甚至有观察者称,骗子电话随机拨打后,一旦听见年轻人的声音就会挂断,听到老年人的声音和话语方式,才会继续。这种常常“被选中”的命运,并不能仅仅解释为老年群体社会信息不足、对各种繁复商业契约不了解之故,因为只需抱持“天上不可能掉馅饼”的朴素常识就可以切断骗局的逻辑链,但恰恰是这个最基本的常识,没有对老人产生说服力。
比如,“仙丹”一事中,如按照对老人们的承诺分利,销售公司无任何盈利空间可言,不但如此,注册资本仅仅一千万的公司,现金流会马上崩断。同时,老人们如果每个月在不需还贷的情况下净入3到4万元,其收入相当于税前年薪50万的高薪群体,按照2017年北京薪资报告,这个比率的人群占总调查人数的比率远低于7%。要多么有想象能力,才能相信自己坐在家里就能跻身这个人群呢?
再比如,公司法人王淑芳称,此酵素“天下无敌”,“能把蔬菜水果变成仙丹”,效果超过“301、协和、哈佛、剑桥医院100亿倍、1000亿倍,你说1万亿倍它都不过分”,“不亚于100多年前为自由而战的辛亥革命”,这些言论已远远超出了“夸张”的范围,几乎是一种谵妄。在经历了过去二十年层出不穷养生教主,比如 “仙长”李一的“胎息法”、“通电治病”,经历了过去各种被神化的日常物,比如“神医”张悟本的茄子和绿豆之后,上述跳大神似的言论仍然能成功捕获老人们的心思,这个事实甚至让人心生一丝悲凉。
原则上说,年岁越长的人,越容易谙熟世事,越容易形成对社会整体的经验性判断,越容易相信太阳底下无新事,所以长者最常遇到的诟病是保守而缺乏冒险能力。但包括以房养老在内的各种骗局,却呈现出了相反的景观:最不该轻信的人轻信,最不应赌博的人赌博,最该表征一个社会智者形象的人群,糊涂。
这个原因,大概只能从这一群体社会心理形成的历程中追索。也许因为曾经历过漫长的权威规训,所以更容易相信说教而不相信常识判断;也许因为曾老老实实地下乡、再老老实实地下岗,所以更渴望一条通盘改变人生的通道;也许因为履历中常常经历规则不明而机会有限的困境,才更笃信财富、健康、精神安宁可以通过偶然发现一次机会而空手套白狼的哲学。这些心理,在一个代际生活方式日渐疏离,养儿也不防老、社会也难管老的年头,被放大成一种焦虑症候,缓缓把老年人往骗局里推。
今天,各种庞氏骗局的变种披挂上“新经济”外衣,精准定位中老年群体,靠着不断加入的下线给上线的投资止损,像割韭菜一样,没了一茬,又换个花样,再来一茬。不断有它们的主导者得到惩罚的消息,但如果这个模式每次都能赢,新的教主还会被持续塑造出来。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