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如何满足国内消费新需求以推动经济增长?

2018年07月31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内需是稳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又是内需的顶梁柱。满足新兴消费需求,做到消费与供给的良好对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8亿元,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

  内需是稳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又是内需的顶梁柱。消费是观察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消费发展的一些指标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参考。目前,市场一些人对我国5、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产生波动有些看法,其实不应过度担忧。

  据商务部的分析,5、6月份的数据波动,主要是7月1日汽车进口关税调整的影响。5、6月份汽车类商品销售有比较明显的回落,而汽车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消费比重达13%,如果扣除这一因素,实际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两位数的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我国体育、健康、旅游等新兴消费需求增长势头强劲。其中,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支出增长39.3%,医疗服务支出增长24.6%,旅馆住宿支出增长37.8%,交通费支出增长22.8%。

  满足新兴消费需求,做到消费与供给的良好对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需要深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综合性改革。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发展强劲,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旺盛,特别是一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增长更加旺盛。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近95%的受访者对个性化定制感兴趣;在个性化消费中,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提出新要求,超过四成的“90后”受访者更青睐“轻奢品牌”。

  这种情况下,将需求端的需要及时传导到供给端,特别是将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及时传导到供给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关键的是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权威性:一方面,消费者能够将自己的需求及时传递给生产者,生产者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之后,判定不是虚假的,进而没有后顾之忧地开展生产;反过来,消费者收到定制的个性化商品之后,也不会有各种质量担忧。而且,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不管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其次,我国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涉及吃住行等消费领域,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要守护好安全底线。相关部门要在消费安全、市场信用建设方面下更大力气,以实际行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消费的快速增长。

  最后,发挥好扩大开放的倒逼机制。近年来,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在涉及人民消费需求的领域,开放力度越来越大。扩大开放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让国内生产者感受到压力,进而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要发挥好倒逼机制,一方面,国内企业家要有转压力为动力的竞争意识,还要保持不断学习进而参与竞争的态度;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破除各种不利于创新发展的因素,让创新者强,让竞争者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开放倒逼机制,促进产业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新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消费公平是新电商的“最佳CP”

     精准发力做足内需文章

(责任编辑:年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