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环保部公开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8省(区)公开移交案件问责情况是对十九大精神的生动诠释,有助于推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环保督查不是“走过场”,而是“动真格”。
11月16日,环保部公开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8省(区)公开移交案件问责情况。据环保部介绍,从问责人数情况看,8省(区)此次共问责1140人。其中,多地副市长遭警告、记过处分,即便离任也仍难逃被追责。(11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
环保是重要的民生。更清洁的水、更清新的空气、更健康的土地,是老百姓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对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有巨大的帮助。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动机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有经济学者认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干涉,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发挥,影响经济增长。有些企业主认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让企业生产了或者干脆关闭企业,商品会短缺,价格会上涨,影响民生。有些官员认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整治企业,会使地方税收减少,影响地方发展。这三类是经常出现的错误观点。
正是在这样错误观点的指导下,有经济学者发表不负责任的“分析”言论,混淆视听;有部分企业非法对抗环保督查,在环保数据上弄虚作假,试图蒙混过关,不被发现;更重要的是有些官员,为了短期政绩,为了所谓的“增长速度”,为了个别企业的利益,置生态环境而不顾,试图以“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金山银山”,结果短期内经济增长上去了,长期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下来了,并且威胁到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血的GDP”害人不浅。
中国不但要富起来,强起来,还要美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九部分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题,专门论述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在推动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务实举措。充分展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信心和能力。
环保部公开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8省(区)公开移交案件问责情况是对十九大精神的生动诠释。在环保方面严格问责,严格追责,一方面正面积极回应了民众的期盼,让人民群众看到杜绝“带血GDP”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对官员形成了警示和震慑作用,倒逼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助于推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环保督查不是“走过场”,而是“动真格”,谁也不要心存侥幸!(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中央环保督察严密 绿水青山可期
环保督察,催生转型升级“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