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缺乏监督,公权力的私相授受就越嚣张;“权力家族”的势力越庞大,内部监督的力量就越难以发挥作用。这种恶性循环,如果得不到制度的有力回击,恐怕会愈演愈烈,不断吞噬公权力的合法性。
近日,山西“房媳”张彦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报道称,以她公公、运城市原财政局局长孙太平为核心的是一个至少15人的“权力家族”。与此同时,湖南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在回应湖南屡曝“火箭干部”时称,曝光的多,是湖南人“敢于揭露、勇于曝光”的性格使然。(6月24日《法制晚报》)
近年来许多违规任职事件,都是经陆群所言的“群众举报”才掀起“面纱”,山西“房媳事件”也是来自网络曝光。公民监督热情高涨是好事,但也应当引起反思:在一些地方,本来应作为“主力”的内部监督机制是不是缺位的?群众选择网上曝光,是否与一些地方权力家族化、小圈子化、内部监督被消解、不网曝根本查不了有关?
干部选拔任用有其专业性,群众并不能掌握所有的信息。一些“火箭干部”因为过于快速的升职引起怀疑,但有些违规操作却有隐蔽性。观察“火箭干部”的升迁史,我们会发现,有的是赤裸裸的违规,有的却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父辈在当地官场经营多年,人脉广泛,又熟悉规则,既知道如何利用规则踩到“点”上,又有能力上下运作达到这样的目的。如此“操作”之下,民主评议也做了,该公示的也公示了,甚至在某个岗位上任职几年的要求也满足了,虽然是“破格”但程序上看起来都合乎规定。对于此种情况,外界很难发现问题。
湖南的“火箭官员”,大多是父子、父女之间的权力私授,由于内部监督的失效,在一些基层地方,已经出现了更为庞大的“权力家族”。就在24日,媒体曝光山西运城“房媳”张彦背后的“权力家族”,这一以张彦的公公、运城市原财政局局长孙太平为核心的家族中,至少15人在运城市担任官员、公务员或国企领导。有运城当地人甚至这样评价,“如果孙家开家庭会议,到场的部门领导比政府开会还多。”
一旦基层地方政府的公权力成了当地某个家族的私产,“圈内人”不但能对地方人事任命施加巨大影响,还能将内部监督的力量消解殆尽。根据媒体报道,孙太平的四个子女虽皆为公职人员,但除三女儿孙红霞外,都育有两个子女。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还能继续担任公职,如此逍遥法外的现象长期存在,却看不到内部监督发挥作用,这个家族在当地的能量何其强大。如果不是网络举报,恐怕问题还将继续存在下去。
无论是湖南的“火箭官员”,还是山西“房媳”背后的“权力家族”,都反映了内部监督的失效。越是缺乏监督,公权力的私相授受就越嚣张;“权力家族”的势力越庞大,内部监督的力量就越难以发挥作用。这种恶性循环,如果得不到制度的有力回击,恐怕会愈演愈烈,不断吞噬公权力的合法性。
现在,网络举报等外部监督,还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尽管能够监督的官员并不多,而且也都是事后监督。值得警惕的是,面对地方上“权力家族”这样的新问题,外部监督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也更容易遭到压制。要想遏制“权力家族”,还是应该从内部监督上多下工夫。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