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矿泉水瓶里装茅台 类似戏码缘何频出

2013年03月28日 13: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媒体曝光了某些国企在食堂宴请官员的种种内幕:席上龙虾、刺身一应俱全,多款名贵洋酒任饮;喝茅台先把商标撕下来,更隐秘的,则把茅台酒倒进矿泉水瓶,严禁任何人拍照;进口几款国内难得一见的食材及红酒,聘请专业师傅制作手工点心;想做多高档的菜都可以,雕花都没问题。


    【无语

 

    蒙谁呢?

    “喝茅台把商标先撕下”、“把茅台酒倒进矿泉水瓶”,甚至连宴请都改到了食堂,之所以搞得如此麻烦和低调,当然是为了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又掩人耳目。的确,既然茅台如此香醇,饕餮如此充满诱惑,要想管住这张嘴实在不是易事。好在,公款吃喝之风虽然强劲,但对于公款吃请的遏制也未曾懈怠。近期,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公款吃请之风的确有所收敛。

    不过当公款吃喝“转入地下”,公务宴请“改头换面”,加上矿泉水瓶伪装的茅台,与其说是公款吃请从此收敛,毋宁说是更加变本加厉。相比到外面公款吃喝,还得找由头报销,也容易露出马脚,公款宴请的“内部化”,混迹于工作餐之中的公务宴请,公款吃喝有了更难分辨的“新阵地”,饕餮起来恐怕更加有恃无恐。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入地下”的公款吃喝更需警惕。【详细
 
   【无奈】 

 

    公务接待过频 吃不消


    公款吃喝泛滥背后是公务接待过多过频。据媒体报道,山西平遥一年公务接待10万人导致财政紧张。中部地区一位市长称一年有日程安排记录的公务接待超过1500多顿饭,基本上没在家吃过饭,牵扯太多精力,实在吃不消。公务接待过多过滥,不但浪费公帑,一些基层单位和干部疲于应付,颇有怨言。但由于来客很多不是决定升迁的上级领导,就是掌握审批大权和重要资源的单位部门,父母官、财神爷,谁也惹不起,他们一到,只有“好酒好菜、笑脸相待”。所以,一些公款吃喝和变相的公款吃喝有被逼无奈的成分存在。【详细

  【 对策】

    1、监管如何看得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并不是一项可以一蹴而就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想落实好,仅仅依靠开几次会、发几个通知、搞几次检查,是远远不够的。明明知道中央对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的事儿抓得紧,为何有的部门和人员还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积习未改,惯性使然。过去大吃大喝、公款消费惯了,现在突然要扭转过来,这事儿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是对公款消费的监督还不够,公款大吃大喝的口子还没堵住。【详细


    2、管住嘴,先得迈开腿


    要减肥瘦身,最有效的是“管住嘴,迈开腿”,要减公款吃喝,则得先“迈开腿”,查清账本,查清有多少“小酒库”“私密食堂”,然后扎紧政府钱袋子,强化预算管理,才能从根本上“管住嘴”。

 

    国企老总请吃,政府官员吃请,无论多么“私密”,最后付的都是“公款”。他们在谋求利益共赢的酒宴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灌进他们嘴里的“腐败酒”让他们兴奋、迷醉,这时候,他们最怕的大概还是群众的“眼”。他们严禁任何人拍照的“规矩”,多半还是应对民间公众的。若有纪律监察部门能够迈开腿,主动出击,“法眼”侦查,这类赛过酒馆的食堂应该会少得多吧。【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矿泉水瓶里装茅台”又一次验证了老百姓经常说的那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国企的账目一直是笔糊涂账,并且权力可以随意支配这笔费用,那么,类似的戏码恐怕还得接着演下去。好在总理近日称县级以上政府将公开接待费,但愿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