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据调查,部分女性会享受到单位精心准备的三八福利,而大部分女性表示要继续工作,三八妇女节对她们来说跟平常没有区别。我们常说要男女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性别歧视现象是否存在?妇女地位和权益是否得到应有的保障呢?值得反思。
【女大学生扮“花木兰”】呼吁就业公平
在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中心的“女子专场招聘会”上,一身古装打扮的“花木兰”成了整场招聘会的焦点。扮演者、当地某高校的大四毕业生肖可颜说,此番打扮除了想吸引招聘单位的注意外,更是为了呼吁用工单位在招聘时公平对待女性。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对一些应届大学生来说,一毕业就可能面临失业,这种压力可想而知。特别是对女大学生而言,在找工作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企业的歧视和隐形条件的限制,就业压力更大。为此,不少大学生甚至通过考研读研,一方面苦练内功,一方面也把就业压力往后推延,但往往读完研才发现,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更不乐观,甚至还不如本科生和专科生。
饭碗终归要找的,压力也没法逃避。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除了自身本事要过硬,有时也得出奇制胜。比如,这名女大学生就大玩“穿越”行为艺术,呼吁招聘单位公平对待女性,其独特创意十分吸引眼球,也容易在同等条件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其当场成功签约也就顺理成章了。【详细】
【商家促销火爆】不要有“消费”女性的心绪
当下,基本已经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每当节日来临,每当人们过节的时候,商家不再是单纯为社会提供商业服务,而是打起了消费者口袋里的钞票。商家的这种消费主义行为,不仅充满铜臭味,也玷污了节日的精神,浸染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三八妇女节来临,商家又绞尽脑汁讨好女人,想方设法掏站在女人背后的男人的口袋。
三八妇女节的本意是提倡男女平等,在工作上、生活上、精神上,在家庭、事业等方面,提倡男人要尊重女人的权利和地位,悉心呵护。但当下,过三八妇女节,注重形式的比较多,注重内容的不多;注重物质关怀的比较多,注重精神层面和文化内涵的不多;应景的比较多,长期坚持的不多。
商家的促销虽然渲染了气氛,但也带来了浮躁;商家虽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提供了热情的服务,但打了埋伏,关心女性是虚情假意,掏男人的口袋才是真正的目的。伴随着商家的促销,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踩着节拍来了,关心女性,往往发慰问金、慰问物,或放假,或组织郊游活动。表面上看起来热闹、实惠,但这些都是形式上的尊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详细】
【两会娘子军】迈向平等的“面包与玫瑰”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的起源是1908年3月8日纽约女工的游行,不满劳工待遇的女工提出两个关键词——面包与玫瑰,面包指向生存的权利,玫瑰则强调女性的发展,即女性如玫瑰一样需要绽放,而这两方面正是女性解放所追求的。所以,三八妇女节是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权益的一个节日。
参政议政是妇女地位的一个缩影,是测度民主进程的一个标尺。女代表委员比例的提高,是我国践行男女平等的体现。两会期间,女代表委员展示了中国妇女参政议政的良好素质,展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和热情。
女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使公共政策更充分地体现性别公正,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促进妇女发展、实现男女平等,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三八妇女节给女性同胞最好的礼物,就是给她们一个体现尊重与尊严的平台,一步步迈向平等的“面包与玫瑰”。【详细】
【三八妇女节】更应该是一个反思节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条规定,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妇女节放假三成受访女性表示没听说过。连妇女自己都不知道这天可以放假。如果遇到企业不放假,谁来帮助争取?
妇女享受不到正当权益的何止是放半天假?据了解,妇女职工生育保险“保”得太少;毕业招聘“仅限男性”、招收女性要求“5年内不能结婚、10年内不得生育”、流水线上女工月薪比男工低200元……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比比皆是;妇女在怀孕期、产期、哺乳期、经期所应受到的保护还很薄弱……
中国在20国集团的“女性生活适宜度”评估中仅排名14,因性别歧视而存在大量选择性堕胎行为,致男女性别比畸高,重男轻女依然较严重。【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在今天,男同志们更多发愁的是该送什么礼物好,姑娘们则在谈论着收到了哪些礼物……过度的物质消费些许有悖于节日设立的初衷。这一天更多昭示的应该是妇女争取平等、维护其社会权益的一个节日。虽然我们的法律已明文有“男女平等”这样一个规定,然而,农村妇女权益意识的相对薄弱,女大学生就业条件限制等各种女性歧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于是,树立起良好、正确的性别文化就应当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这也应该是这个节日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