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抓反腐 治理“礼灾”要见执行力

2013年01月24日 07:23   来源:新民晚报   秦丹

  昨天的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到一名给某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开车的司机,这名司机“沾领导的光”,从元旦起不断拎回各种“福利”:五粮液、泸州老窖、中华烟、高档普洱、白毫、铁观音,还有各种土特产……从他的视觉看领导的年礼,“送礼之风愈演愈烈,已经成了‘礼灾’。”

  应该说,在中央推出“八项规定”以来,在各地的努力下,官场风气有一定好转。有的酒店,“退订”宴席的人居然都排起了队,清气扬,自然浊气降。但也不可否认,多年的积习,巨大的惯性,还会延续。真如这名司机看到的,领导干部的名表、名笔、名牌腰带不敢戴了,好烟、好酒、好茶不敢拿手里了,古董、字画、红木象牙不敢放家里了,好烟好酒好茶寄存到七拐八弯、灯光昏暗的高档会所、酒店了。所以,昨天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作风”。

  在当下,送礼收礼,不得不送,不得不收,是一种怪现象。在“你送礼,我办事”成社会默认模式的情况下,要做事,先做人。做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利”,是送礼,且要送得高级、风雅、保值。一批礼单,一串人选,你一个人拒绝,就得罪了一片。风气所及,“礼灾”蔓延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就像报载的那样,一名医生因为退回车祸患者家属的500元红包,反而被误以为医生得了肇事车主的好处,饱受质疑。据中国礼品产业研究院统计,国内礼品市场有7684亿元的年需求额。送礼者通常会选一些便于“流通”的“硬货”送人,拿出门就有人回收,转手送人也很方便。送“礼”成“灾”,“礼”不再是一种情感表达,而是异化成了“利”的代名词。

  如果按照国家法律,受贿5000元以上可依法惩治,两瓶高档酒就够得上受贿罪了。这些年,礼品“进化”加速度,饭局加礼品,送出土特产、书画、人情、甚至还送教授、顾问头衔等等,一些落马干部总是“被最喜欢的东西害死,被最信任的朋友坑死”。单位之间相互宴请,公款吃,公款拿,更是假公济私,互惠互利。大小有点权力的人,收了礼,就得以权回报,由此,法律可能被突破,规矩可能被修改,社会的公平正义就会被打破。最近神木出了个“房姐”事件,其人有4个户口,闹得沸沸扬扬。试问,如果没有“礼尚往来”,权钱交易,这4个户口怎么办出来的?送礼之风,让灰色财富迅速地向权贵集中,让领导干部失去群众的信任,也严重地伤害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年前领导干部的饭局多、礼品多,如何才能义正词严地拒绝礼品、宴请,关键是要改思想、转作风。习近平同志在昨天的中纪委全会上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应该看到,只要从中央到地方持之以恒,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加强对“八项规定”的执行力、监督力,反腐倡廉之效,将触目可及。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