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的通知下达,近日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黄灯问题终于出现了休止符。
交管局在通知中说,公安部将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论证,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对违反交通信号灯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形和处罚规定,更好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尽管交管局的“黄灯新规”曾被批评过于草率,但他们发现问题能适时做出调整,还是表现了听从民意,尊重实际和快速反应的务实精神。
中国的驾驶乱象有目共睹,随意爬头、斜刺穿插、硬闯红灯、遮挡号牌等等随处可见。不少交通堵塞是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而许多交通事故又是违章驾驶引起的,因此,史上最严厉的交规出台,其初衷无可非议。但既然是史上最严厉,又涉及千千万万的驾驶者,就应该有科学论证和民意征询,尽可能避免因为考虑不周而朝令夕改。
遇黄灯能不能走,该怎么规定,需要科学论证和实证。这个论证与实证本来应由交管部门来完成,可是却由民间代劳了。有人做了这样的试验:7组司机按80到20公里限速行驶,从发现黄灯踩刹车到完全制动,平均反应时间近1秒,结果发现,离线5米时黄灯亮则100%闯灯,距离10米则85%要违规。网友幽默地说,除了乌龟,无人能逃扣分的命运。
这一民间测验是否科学尚不清楚,但在新交规生效的短短几天里,已经出现多起追尾故事。在大家都能文明驾驶的宽松道路上,这个黄灯规矩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中国驾驶员的开车习惯不同,驾驶者总是让自己的车嘴顶着前车的屁股,假如保持安全距离,一定会被旁车加塞。一位司机说:“不是我的车太想与前车亲热,而是我看到有太多插足的第三者!”
在这样的驾驶环境中,交规的制定者就要考虑给司机预留制动时间了,除非你能限制爬头穿插,让司机有制动空间。
一项政策法规的制定,科学的方法是提出—论证—征询—试验—拍板,但一些制定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喜欢一锤定音一蹴而就,让政策法规在试错中完善,这就难免造成朝令夕改,影响严肃性和权威性。
然而即便是反复论证试验,也难保毫无问题。这时,敢不敢纠错就考验决策者的勇气了。实际上,许多决策者就缺乏纠错的勇气。因此,当我们看到公安部交管局如此快速地“缓期执行”黄灯令时,仍然要给予赞许的掌声。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