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最牛村主任”群殴村民 折射基层干部监管之忧

2012年12月26日 17:06   来源:荆楚网   安之若素

  记者25日凌晨从定陶县获悉,网曝“定陶村干部持刀率众群殴村民”一事已有新进展,据定陶官方回应,目前,事发地仿山镇派出所所长已被停职。(四川新闻网)

  24日,一则视频《监控实拍定陶一村支书率数十名混混暴打村民》在网上广泛传播,遭到舆论热议。很快“主角”被搜索出,定陶县仿山镇邓集村村主任邓新跃成了聚焦点,媒体的争相报道和网友的亢奋声讨,令事件持续升温。

  “最牛村主任”已然挑战了公众的承受底线,“给力调查”的呼声高涨,然而,新闻出来的第一时间,仿山镇派出所所长“避而不答”让人愤怒,仿山镇纪委书记“我不认识”的答复更令人哭笑不得。明显的“捂盖子”态度,让公众开始质疑基层干部选拔的公正,更拷问组织和纪检部门的监管“漏洞”到底有多大?

  虽然官方随后给予了派出所所长停职的处理,也重申将严肃调查,绝不姑息。然而,这位“官爷”的嚣张气焰或许得以熄灭,其事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仍让人堪忧。倘若没有视频的“铁证”,“黑老大”的角色还会继续扮演多久,又是什么样的选评制度让这样恶迹斑斑的人头顶着“人民父母官”的光辉?即使“东窗事发”了,官方的回应为何如此“冷淡”,被贴上“保护伞”的标签在情理之中,如此变相纵容让党纪国法情何以堪?

  笔者看来,“最牛村主任”的调查结果相信在舆论压力下会很快“出炉,但亮剑处理“持刀围殴”的“主角”后更需要反思。组织选人的“过滤器”有没有发挥作用,基层干部“德”分修养如何落到实处,百姓监督的“防火墙”是否形同虚设,满意度测评的“检验器”怎样拷问干部?

  不管如何,惩防结合才是治理的良方,“最牛村主任”带来的反思更需要许多地方部门有所悟,避免如此荒唐的事件再重演!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