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与同处一个竞争水平的五粮液酒竞争,茅台酒厂也把一年一度的经销商大会选择在了12月18日召开。而且,在经销大会上,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厉声要求,“一定要沉着,一定要挺住,谁低价卖酒取缔谁,毫不含糊”。(12月20日中国经济网)
敢在产品名称前加上“国”字号头衔,不仅产品品质要达到“国家级”标准,企业形象也要满足“国家级”需要,而不是产品归产品、形象归形象——否则就成了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了。
如今的茅台酒,就给人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众所周知,12月18日是五粮液酒厂已经延续了十多年的“传统经销大会日”,五粮液厂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企业“沉稳”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其他企业、特别是茅台发生时间上的冲突,让经销商为难。
但是,茅台酒厂却偏偏不信这个“邪”,今年也选择了12月18日作为企业的经销大会日。我不知道,茅台这样做,到底是过于自信呢还是心里发虚,非得与五粮液进行一番激烈拼杀,以此来证明自己是最强的、最有影响力的。
由于国内许多经销商既经销茅台酒,也经销五粮液,茅台将经销大会放在与五粮液同一天开,“考验”经销商的意图非常明确。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暴露了茅台酒的心虚和度量太小,会让消费者对茅台酒产生不屑的感受。
经销商为了多从茅台酒厂争取到一些茅台酒的供应,可能会选择参加茅台酒厂的经销大会。而且,在茅台酒厂的强大压力下,也会死死地保住酒的价格。但是,茅台酒的“国酒”颜面可能就要彻底扫地了。
虽然自称“国酒”,却不把“国”字放在心中,而是一味地看重企业的利益,哪里还有“国酒”的样子呢?难怪其他酒厂对茅台申请“国酒”一致反对,这样的企业,就算酒的品质能够达到“国酒”的水准,也不能支持其评定为“国酒”。
实际上,在“塑化剂”事件中,茅台酒也不是站在消费者利益上研究如何改进、如何消除危害,而是找出种种理由,为“塑化剂”辩护。如此的责任态度,就算获得了“国酒”的称号,也难以让其他酒厂信服。
茅台酒如此叫板、如此叫强卖,不仅有失企业的形象,更失“国酒”尊严。让茅台酒获得“国酒”的称号,不仅其他酒企不服,消费者也不服。如果茅台酒一直坚持这样的经营策略,总有一天会自食苦果的。
今天的“塑化剂”风波,实际已经为白酒企业亮出了“危机”的信号。综观中国的企业,切不可像茅台酒一样有恃无恐的只想着把别的企业打败,把别的企业一口吃掉,而不想着如何改进产品的品质、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改善企业的形象——茅台酒厂,该警醒了!(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茅台为何在国外卖得便宜?
国酒茅台 今年春节您喝了没有?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