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赴北京昌平区回龙观计生办机构询问如何办理准生证时,工作人员爱理不理地回答记者问题。问其关于简化办理准生证“通知”的事,她说,“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其他工作人员则回答称,“不清楚,去问我们的上级部门”。(12月11日《人民日报》)
针对群众反映办准生证难的问题,12月3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简化办证程序,流动育龄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均有责任为其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并实行首接责任制。然而,这么好的规定却被工作人员称之为“新闻”,到他们那儿还得等。如果说,这是穷山恶水之地的工作人员说出来的“混帐话”,似乎还可以接受,可说出“到我们这儿就得等”的就是在北京。这实在超出我们的想象。
“到我们这儿就得等”凸现的是权力的傲慢,毕竟工作人员说得等,我们还是要等,不然的话,根本就办不了。只是让人觉得怪异的是,明明是国家的规定,为何在工作人员口中变成了“那是新闻”,究竟“新闻”到实际兑现还有多长的距离?照理说,国家发了“通知”,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立马就知道了,下面应该迅速行动起来,简化程序,怎么还要老百姓一等再等?
“到我们这儿就得等”显示了服务精神的缺失。工作人员的工作是为民服务的,然而,在这些工作人员看来,自己手中有权,前来办事的老百姓就得让着自己,在他们看来,“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是老百姓必须要承受的办事成本。可他们恰恰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是老百姓赋予的,如果不为民办事,这样的工作人员实在没有必要再存在。
再好的政策也需要有人去执行,最重要的是那些基层的工作人员,如果这些工作人员没有最起码的服务精神,老百姓办事依然会觉得难。因此,抓好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也政令畅通无阻的一个最重要的“物件”,必然引起高度重视。
“到我们这儿就得等”尽现权力的傲慢,不能让国家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变质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