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数据显示,中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更是高达51%,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11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储蓄率也屡创新高。然而,高储蓄率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转型初期,它能满足投资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期,它却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所以,透析高储蓄率现象的成因,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通常,大家认为国民储蓄率高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传统的节俭习惯。由于国人长期形成的高储蓄、低消费的习惯难以打破,即使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由于消费的惰性而不愿扩大消费,因而使得需求热点难以启动;其二,未来的不确定性。由于我国处在经济体制变革期,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体系等改革提高了人们对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其三,投资渠道仍显单一。在金融市场上,真正迎合现阶段公众投资心理,并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投资工具并不多。
但不论从网友回帖,还是人们的切身感受,抑或是相关统计数字来看,国人实际的储蓄水平并没有表面数据反映的那么高。
高储蓄率,一般是指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之和。改革开放后,企业的效益有了明显改善,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国民收入过度向政府倾斜,导致政府的储蓄率又有重新走高的趋势。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高国民储蓄率是由于政府和企业储蓄高所导致的。
所以,使高储蓄率回归正常的关键在于初次分配,而这决定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主导的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路径不断强化,被证明为近10年我国高储蓄率开始快速增长的根源;产业发展呈现出超重化工化和资本密集化方向,必然使得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来越偏向于政府和资本,而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
扭转这一趋势的根本只能靠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型。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向提供良好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对我国经济来说,如果不能明显改变高储蓄率的状况,那么过剩的储蓄只能通过投资和净出口的形式来消化。因此,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率,将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一环。进一步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金融消费环境、优化产业经济结构,让百姓有钱花且敢花钱,着力点就在于政府职能转变要跟上经济转型的“脚步”。(子房先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储蓄率过高 如何让百姓有底气“敢花钱”?
邱林:国人储蓄“成瘾”源自保障缺失
五因素将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