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不可能一蹴而就

2012年11月23日 09: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全球贸易一片灰暗的大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其增添了一抹亮色。11月2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朴泰镐在柬埔寨金边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三国自贸区第一轮谈判将于2013年年初举行。(11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对于中日韩是好消息,对亚洲也是好消息。作为东亚最核心的三个经济体,2011年,中日分别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韩的GDP占东亚地区GDP总量的75%。中日韩自贸区如果建立,将是一个拥有15.2亿消费者、GDP总量达到12.344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19.6%的巨大经济圈。在全球范围内,它的贸易规模仅次于欧盟和美国。

    如此重要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由谁来牵头?由谁来做主?是中国,还是日本、韩国?对这些问题在三国政府高官决定启动谈判日期时并没有明确。这引起外界不少猜测。

    确定谁主导自贸区谈判,今后三国之间还有一番博弈与较量。作为立志成为全球大国的中国而言,无疑具有推动这一自贸区尽早建成的雄心和强烈愿望。因为中国更有资格获得自贸区谈判的主导权。

    其理由是,真正首次提出中日韩自贸区概念的是中国前总理朱镕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他说提出这一主张。之后,中国对自贸区建立的态度十分积极。2003年10月,中日韩领导人在巴厘岛签署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这标志着中日韩开始从政府层面正式推动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只是从2003年开始民间联合研究的8年里,中日韩自贸区进程几乎没有取得什么具体进展。期间,似乎只有中国非常积极,而韩国一直持保留意见,最为关键的日本则持消极态度。

    其实,对于中国试图主导谈判,韩国并不买账。说白了,它也想成为主导者。韩国《朝鲜日报》近日发表文章指出,韩国应该按照自己的步伐来对待中日韩自贸区,不应该被中国牵着鼻子走,无需考虑太多——中国的压力以及心急如焚的日本的处境。在中日争夺谈判主导权的竞争中,韩国倒向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天平的平衡。因此,在中日韩自贸区的协商过程中,韩国也可以成功发挥自身的优势。

    与中韩相比,日本并没有表现出积极争取主导权的姿态。究其原因是,日本更积极主动的是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韩国和日本都是美国的铁杆盟国,美国对于韩日两国以任何形式接近中国都非常敏感,特别是美国正在争取日本以及更多亚洲国家参加TPP,所以必然会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过程中设法阻挠。

    更何况,中日韩自贸区是政府间的谈判,当外交关系因为历史和领土问题紧张时,贸易谈判的动力也就消解了。鉴于此,日本未必甘心做中日韩自贸区“积极合作者”,搞不好是搅局者,以拖延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从而达到自己率先完成TPP谈判的目的。

    提出宏伟蓝图是一回事,能否最终建成以及什么时候建成则是另一回事。从坊间的议论来看,鼓励者有之,泼冷水的也不少。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雅科夫-彼尔戈尔算是泼冷水的专家之一,他认为中日韩自贸区成功的可能性低于50%。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面临许多政治性障碍,谈判不会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比经济问题,对于中日韩来说,自贸区谈判更多还是出于战略考量。但显然,参照中、日、韩三国各自已经签订的各种双边和多边自贸协议,这些障碍并不是新问题。在贸易保护主义之外,政治考虑是非常重要的拦路石。

    当然,没人指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能成为灵丹妙药,但它确实反映了三国至少要防止领土争端进一步波及经济关系的意愿。也许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经济整合过程,其主导权争夺将是一个突出且复杂的问题,谁也不会主动让出其争夺的机会。至于最终结果,我们只有试目以待。(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环球时报:中日韩自贸区 分歧再大也要推进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