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翁进京上访被劳教,警察带氧气袋以防万一。10月17日,刘春山站在自家门前,向记者展示“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去年4月,他因“上访扰乱公共秩序”被送入辽宁营口市劳教所。近日,北京学生郭大军披露,母亲从甘肃进京来看他,被警方遣返劳教。这是最新一起引发争议的劳教案例。此前一个月,辽宁营口,一名年逾八旬的老人刘春山,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劳教处罚。他们的经历让人唏嘘,他们被劳教有着同一个原因:上访。(11月22日人民网)
新华社曾评论,一些地方官员已经把劳教当做对待上访户的“神兵利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指出,从劳教的作用来说,维稳功能已压过了教育功能。对刘春山的劳教没有必要,也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当今中国最严厉的刑罚都充分体现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更何况劳教。
近年来,中国各地因对地方行政、司法部门不满而到北京寻求高层解决问题的人数居高不下。到北京上访喊冤的民众,大多都是状告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其中状告司法不公的上访者比例最高。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正处在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矛盾多发的转型时期,更反映了许多地方政府和政法机关执政、执法能力低下、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现实。各地上访人员汇集北京,不仅给首都形象“抹黑”,也可能妨碍到一些重大政治活动的顺利进行。大批上访者涌入北京令中国当局感到不安,这一现象是古代老百姓进京“告御状”传统的延续。然而,这反映出人们对地访法院和官员的不信任。中国高层多次要求各地政府在基层解决问题,各地政府也多次派人劝导、甚至用暴力堵截上访人员赴京,但效果一直不佳。
上访者要解决问题,最终还是得回到自己要控诉的地方政府或者司法机关。老百姓进京上访的人数居高不下,笔者认为普遍进京上访者总是包裹着太多的无奈与悲怆,传递出一种更加沉厚的苦涩与伤痛。也许,北京是他寻求救赎与公平最值得信赖的地方。
民意不可侮辱,民智不可轻忽。但很多时候,民意已经过河,有些权力还在摸着石头。要彻底解决进京上访的问题,必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基层信访干部要做到勤走访,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报送信息,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尽量将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防止因调处不及时、解决不到位而使小矛盾变成大纠纷,民事案件变成刑事案件,正常访变成异常访,初访变成重复访、甚至越级访。真正实现干部在一线工作、矛盾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