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30余名韩高中生在北京抢劫便利店”,北京警方通报调查称,旅游团均为13-15岁的韩国中学生,因该团导游没有和店员及时说明统一结账事宜,店员和韩国学生又语言不通,在结账时产生误会便报警。导游已将账目结清,并向店员赔礼道歉,双方取得谅解。(11月17日大众网)
性质恶劣的团伙抢劫案原来是一场由于语言不通、未事先沟通等原因造成的误会,而最终韩方也做出了经济赔偿并且赔礼道歉,这让不少人觉得事情应该就此可以告一段落。但笔者认为,通过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所谓的“误会”之中仍然有不少明显的谜团没有得到解释。尽管事件可以达成和解,但这些问题仍然有必要去探究清楚。
首先,韩方负责人称,拿东西的全是来中国旅游的韩国高中生,可能是因为喝了酒才做了错事,希望得到原谅。请注意,韩方称学生是高中生,喝过酒。但北京警方的通报是说13-15岁的中学生。这个年龄数字相当重要。按照法律规定,商家是不得向未成年人售酒的。那么之前是哪家超市、哪家饭店向这群未成年人销售、提供了酒才致使最终误会的产生。显然,这条线索并不难查清楚。
其次,北京警方称产生误会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没有及时说明统一结账的事宜。但有一点事实是与这个结论相矛盾的。如果说是统一结账,那么至少所有的学生应该将挑选的物品集中到柜台去算钱,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将东西拿出店外,甚至出现了地上散落着很多被踩过的食品的情况,这样即使是统一结账,可让店员到底怎么算账?总不见得将整个店面都包了吧?因此,这其中并不只是统一结算那么简单的问题。
尽管从大局出发考虑,笔者也赞同这类复杂的、涉及到外国友人的事件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可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还是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