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夫妇街头"举牌寻恩" 用感恩之心消除伸手之虑

2012年11月13日 11: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刘巍巍 王恒志

  新华社南京11月12日专电(记者王恒志 刘巍巍)两个月前,在南京打工的王大妈下公交车时不慎摔伤,两位素不相识的热心市民伸出援手,直至老人儿子赶到后未留下姓名便悄然离去。如今,随着伤势逐渐好转,如何找到好心人“报恩”成为王大妈一家人的“心病”,情急之下他们在事发地和闹市区街头举牌寻找恩人。众多市民和网友认为,这样的好心路人堪为社会最美的风景,助人为乐不留名是“正能量”,有一颗感恩之心同样是“正能量”的体现。

  今年9月7日,从河南随子女来南京打工的王大妈在下公交车时不小心摔倒,已届六旬的她感到右手腕剧痛,躺在地上爬不起身。当时站台上有不少等车的人,其中一个圆脸的年轻女孩和一位男士连忙上前,将王大妈扶到安全的地方,并帮助联系其家人,之后便悄悄离开。王大妈直到被送到医院后才想起,没留下两位好心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经诊断,王大妈右手腕骨折,治疗期间,王大妈向家人提出,希望能找到两位好心人感谢一下。随着伤情渐渐好转,寻找恩人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但没有任何线索让王大妈一家十分苦恼。

  除了在网上发帖寻人,王大妈的老伴刘老伯想出了上街举牌寻找恩人的主意。近日,刘老伯在事发公交站台等地举着“寻恩人”的牌子,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找到两位好心人,刘老伯说,如果没有及时的救助,老伴摔伤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一家人都希望能早点找到好心人,当面感谢并给予经济酬谢。

  一些专家、市民和网友对当事双方表现出来的品格十分赞赏,认为这体现出了社会“正能量”。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表示,我国自古就有施恩不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但近年来出现少数好心助人却被反咬一口的事件,令很多人在遇到这类事件时,纠缠于伸不伸手的挣扎中,包括去年的佛山小悦悦事件在内,见死不救的社会冷漠现象连续发生令人担忧。她说:“其实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如同王大妈一样,有一颗知恩感恩之心。我们社会的正能量,一方面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助人为乐品质,同样也需要感恩之心长存,两者合一,社会才会越来越美好。”

  ■短评

  用感恩之心消除伸手之虑

  近日,一对老夫妇在南京街头举牌寻找恩人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这一朴素得近乎笨拙的举动再次拷问公众良知:学会感恩说来容易,但一次次路人冷漠背后,我们除追问“社会怎么了”外,还要反躬自省感恩之心是否常存?倘若人人都像这对老夫妇一样知恩图报,当困难来临时,伸手之人还会少么?

  近年来不时爆出的冷漠路人现象令人齿冷,归根溯源不难发现,连续几起做好事反被“沾边赖”的事件是造成一些人不想管“闲事”的主要原因,有的家长甚至开始教育孩子“少管闲事”“少惹麻烦”。南京这位摔伤的大妈也提及,她摔伤时车站站台上其实人并不少,她能看出有很多人想帮但又不敢上前。表面看,不敢伸手助人是怕“惹麻烦”,实则意味着社会信任度的极度缺乏。

  的确,做好事不图回报,可做好事同样不该惹火上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活雷锋”固然值得敬仰,但人人都是“活雷锋”既不科学也不现实。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一人有难,八方勇敢地伸出手来,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最基本的信任,第一步就是每个人都有一颗诚实的心,一颗感恩的心。

  试问,如果每个人在伸出援手之际都坚信对方定然不会以怨报德,谁又会吝啬举手之劳的相助呢?感恩之心常存,不仅是在千钧一发、生死关头,更在乎细枝末节的点滴小事。多一句真心的感谢,多一个真诚的颔首,多一抹灿烂的微笑,这些小清新、小温暖定会让人们体悟到,感恩的心就在身边,伸出援手时也会更加无所畏惧。

  新华社南京11月12日专电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