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铁路投融资改革如何先为民资开“口子”

2012年10月18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16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和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的同时开工标志着“铁老大”等垄断领域向民资开放迈出实质性一步。这两个项目被看做垄断领域向民资开放示范项目,投资总计近3000亿元,民资有望“分羹”466.9亿元。(10月17日《经济参考报》)

    当下,经济下滑压力重重,民资成为不少地方政府“保增长”大戏中当仁不让的“香饽饽”要角。但多年以来,一些由政府主导的投资盛宴不少最后都沦为“画饼充饥”,民资的忧虑显而易见。

    近期,无论是铁老大,还是广东、浙江、武汉等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政策,邀请民间资本进入的重大项目。当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铁道部控股项目的“破冰”动作。

    2005年7月,铁道部曾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一年后的8月4日,被看作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正式向民营资本与外资放开标志的“十一五”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方案也呈现在世人面前。

    时隔6、7年的今天,为什么媒体还在宣传什么“坚冰”打破?之前是铁老大太“扭扭捏捏”不甘情愿,还是民资外资过于“羞答答”而不领铁道部的情呢?

    “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曾是“十一五”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方案的重要思路,其中就提出要加快铁路自身改革,鼓励各类资本如地方政府、企业、民间、境外等资金参与铁路建设经营。从2005年开始,铁路投资高歌猛进,但铁路建设资金来源方式也没有呈现大的质变。2006年的浙江衢(州)常(山)铁路曾被看作铁路建设对民资开放的一个范例,但还是因为担忧体制等问题,民资临门却步,无功而返。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为什么那么慢呢?假如不是真心实意地从根本上保障投资者权益,吸引民资外资踊跃投资铁路建设恐怕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此次“煤运通道”的项目蛋糕是多么“香甜可口”。

    “负债高、很缺钱、急筹资”是当下铁路面临的最大困境,融资情况显然是“十二五”《规划》提到的铁路项目能否如期建成的关键问题,铁道部近来也出台了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相关细则,那么,一直为人诟病的铁路垄断“坚冰”能不能出现真正的消融,在于其封闭的运作体系“口”将开得多大。

    事实上,铁道部运作体系相对是封闭的,原因在于铁道部门既是有行政裁量权的政府机构,也是拥有绝大多数路网经营权的“庞大”企业;在触及深层次利益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一种假设——当民资的利益受损时,谁来为民资“站队”支持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便有契约合同,但在地方政府的“政令”下,几张合同的约束力也值得商榷。

    现有的情况是,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新格局的构建,现在也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作为民资入铁的实质性一步,其实也说明铁路系统自身也有意愿走这一步的,即使这个变革诉求是有几许“迫上眉梢”的缘故。但假如用市场化的“手”扒开铁路运作体系的一个开放的“口子”,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就迈上了极其重要的一级台阶。(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民资投资铁路倒逼“铁老大”改革

多引民资“活水”参与基建投资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