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鹏你妹”不只是个笑话

2012年10月10日 17:18   来源:东方网   金真

  10月8日下午4点左右,北京地铁5号线的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突然被“王鹏你妹”四个大字占据,地铁工作人员随后粘贴报纸进行遮挡。地铁负责人称,信息显示系统正在进行综合升级调试,由于一培训学员误操作,将和旁边的同事调侃话语点击发布。(10月9日《京华时报》)

  这一乌龙信息的发布也让人联想到了两件事,第一是今年7月7日晚上重庆酉阳电视台突然播放起了长达三分钟的欧美色情片;第二件是8月初台风“海葵”来袭时,浙江义乌移动工作人员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将防汛信息发成了关于爱情的网络段子。

  尽管这次北京地铁里“王鹏你妹”四个字并没有像上述两起事件那样造成了非常负面和广泛的社会反响,尽管这四个字看似非常轻松和调侃,但其背后所暴露出来的隐患却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不能仅仅将其当成是笑话来看。

  地铁信息显示屏幕的主要功能是及时发布地铁到站的时间表以及一些重要情况,如天气预报、政府紧急公告等,别看小小一块屏幕,其信息却是非常重要的。但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传播介质会仅仅因为员工的一个小失误就成为了不可挽回的“大乌龙”?难道此类信息的发送没有审核机制,没有逐级确认再发送的流程?难道员工在操作时周围没有其他员工或领导协助校对查看吗?由此可见,在整个地铁屏幕信息发布的工作流程上是存在着不小的制度缺失和漏洞的。

  说得严重些,这种缺失和漏洞甚至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信息安全事件。试想,如果有员工万一利用这种制度上的松懈而“不小心”地发送了反动、造谣或恐吓信息,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从这起事件来看,责任不仅仅在于实习员工一人的失误,而是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笔者认为,类似的信息在发布时的流程应当需要非常严密、完善,至少需要如同发布政府公文那样有起草人、审核人等流转机制,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个人的笔误、一时的操作失误而造成无法扭转的现行后果。

  不单单是地铁信息显示系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需要由政府部门、重要企业向全体民众发布告知信息的情况,比如地震预警、台风警报等。所以,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现,各单位都应以此事为鉴,加强对于公共场合信息发布的管理,完善信息发送的层层审批制度,确保信息发布的正确和安全。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