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学匾”不只是讽刺更是期待

2012年09月13日 16:25   来源:荆楚网   钱丹

  10日,来自河南新蔡县的90后青年程帅帅送给北大新校牌“北京人大学”,遭北大保安扣留,后被带往派出所,滞留8小时后被遣送回乡接受训诫。此前,他曾踩着高跷在北大门前抗议高考不公。(9月12日《河南商报》)

  “北京人大学”是对“北京大学”的一种调侃,“北大,究竟是谁的北大?”,毫无疑问,他不是北京人的大学,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北大逐步办成了“北京人的大学”。程帅帅何人也?他不是上访者,也不是无理取闹、无事生非者,他只是以“行为艺术”哗众式做法的“另类表达”来控诉招生失公,却被遣送回乡。邹恒甫轰北大事件尚未完全平息,90后小伙又来送匾嘲讽北大,一时间,北大沦为众矢之的。“北京人大学”事件虽是嘲讽,但更多的应看到其背后千万国民的殷切期待。既然敢做,为何老百姓不能说。这些年一直倡导的“教育公平”却与现实相背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连“北京大学”这样的“带头大哥”都不能树立正确榜样,一味的停留在“地方主义”的保护上,中国的教育公平如何改良、如何取得实效。一个有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百年校训的知名学府,本该顺着时代潮流越发的“开放化”、“包容化”,却逐渐印上了“地方院校”的烙印。

  教育公平的“缺口”打不开,教育质量的疑问一直在,投放高比例的招生名额在当地,同样的高考分数,在北京可以读北大,在北京之外的地方却只能读一般学校,在学生心里有落差,有不平衡感,难怪有网友嘲讽:谁叫你命不好,下辈子投胎也要选对地方的。在北大来说,招收的学生真的是国内学子中的精英吗?学校的教学质量还能保证吗?他所承载的中国教育文化精英培育的大任如何担起?

  社会的目光都盯着中国精神的先行者---北大,它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社会风气的走向。北大,何不坦然受之,继承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传统,以欢迎批评的雅量接受各种监督,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教育改革添一把火,增一把力。如果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继续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北大的教育和制度谈何“自我改革”,世界百强学校怎么会有“北京大学”的立足之地。我们期待着,在继“异地高考”的改革推出后,北大能有进一步的大动作,终有一天打破“地域限制”,北京大学能真正成为“中国人的大学”。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