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漫聊:为了过上好日子,他们这样做!

2018年09月19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或许觉得难以想象,在中国最穷困的地方,有的人畜混居,有的住茅草房,有的一年吃不上几顿肉……这些不可思议的贫困像是现代中国的一道疮疤,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黯然失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去掉这块疤,需要政府“兜底”,注重“造血”,着眼于“树人”,从而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策划: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部;统筹:李焱;脚本:武晓娟;制作:李岳)

(刷新页面,从头看起)

  场景一:乡村路口

  孙子:爷爷,我爸妈到底啥时候回来啊?

  爷爷:应该快了吧,你爸说天黑前能到家。

  奶奶:孩子,冷不冷?你们爷儿俩真是的,他爸都说了晚上到家,你们倒好,吃完中午饭就在这儿等。

  爷爷:唉,这孩子都快一年没见他爸妈了,能不心急嘛。

  奶奶:唉。也只有过年能一家团聚。对了,老头子,你说让他爸妈回来工作咋样?

  爷爷:回来工作?

  奶奶:对啊,以前咱这儿穷,孩子们得出去打工。今年咱家都把“贫困帽”摘了,村儿里也要发展旅游,听说还要建工厂,让孩子们回来多好啊。

  爷爷:商量商量吧,正好我也想多养点儿羊。

  孙子:爷爷,我看见我爸妈了,他们回来了!

(刷新页面,从头看起) 

  场景二:家中

  爸爸:爸,妈,这是给你们买的衣服,都是孩子妈妈特意买的。

  奶奶:哎,你们破费啥啊,我们有收入。

  妈妈:应该的,我们这一年都不在家,全靠你们带孩子了。

  爷爷:对了,正想跟你们商量呢,你们看要不要回来工作啊?这两年村里扶贫力度很大,上学有补助,看病能报销,听说还要建工厂呢。

  奶奶:就是啊,去年村里修了路,咱家养的50只羊很快就卖出去了,有的人还开车来卖,挣了4万多呢,这不连贫困帽都摘了。

  爸爸:爸、妈,正想跟你们说呢,我们也打算回来了。

  妈妈:是啊,我们打工这么多年,也有点积累。再说,孩子也大了,我们不能老不在身边。

  爸爸:是呢,咱这儿生态环境好,发展旅游、种植、养殖都很有前景,以前啊就是路不好,好多东西销不出去。

  妈妈:就是呢,您二老不知道,咱这儿的核桃、花椒在外地可有名了。

  爷爷:那敢情好啊。我今年打算多养羊,你们要是愿意,咱可以先办个养羊厂,村里还有技术指导呢。

  爸爸:好啊,回头我们好好商量商量。

(刷新页面,从头看起)

  场景三:卧室

  爸爸:儿子,写作业呢?

  儿子:嗯,我们老师布置的作文,让写《我的理想》。

  爸爸:是吗?那你的理想是啥啊?

  儿子:有很多啊,我想和你们一起生活,我还想坐飞机,我还想长大了当老师……

  爸爸:很好很好,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爸爸妈妈决定过完年不走了。

  儿子:真的?太好了!太开心了!

  爸爸:告诉爸爸,为啥想当老师?

  儿子:我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我觉得我们老师懂得很多。他是大学生,他经常说,希望我们走出大山,去外边看看。

  爸爸:对,你们老师说得没错,外边的世界很精彩。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你要好好学习。

  儿子:嗯!爸爸,那你的理想是啥?

  妈妈:你爸啊,他小时候喜欢放羊。以前别人问他长大了干啥,他都说长大了放羊。现在真要成一个“羊倌”了。

  爸爸:唉,以前多穷啊。我小时候还跟羊住一屋,上学要翻山路,一年吃不上几顿肉。哪像现在,学杂费全免,还有营养餐,学校老师也好,大学生都来了。

  妈妈:这倒是。不过,听说镇上办夜校了,回头咱也去吧。

  爸爸:肯定去,这么多年打工我算明白了,要富口袋还得先富脑袋。

  妈妈:对,咱也不笨,回头好好学学,争取成为“羊司令”,让咱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编辑推荐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