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漫聊:租房的美好时代来了吗?

2018年08月15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

  长期以来,我国住房市场“重售轻租”,在“租金贵”“租房难”“黑中介”等问题的包围下,租房并不轻松。“出租屋内安放不下青春”的故事,每每成为奋斗者前进的羁绊,而房子上附加的各种发展权利,更令很多本意坚持租房者被迫买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要解决住房问题,就需要补齐住房租赁这个短板,使租房生活更加稳定、舒适、安心。

  (策划: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部;统筹:李焱 脚本:武晓娟;制作:周媛媛)

(刷新页面,从头看起)

  场景一:家中

  妈妈:老公,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爸爸:呀,咋了,老伴儿?

  妈妈:我担心咱闺女啊!你说她大学毕业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又跟我们不在一个城市,我真是不放心啊!

  爸爸:哎,这个呀。她不是给我们看视频了嘛,租的房子不错,虽然小,但家具家电都有。

  妈妈:看上去是挺干净的,不过那么小的房子还俩姑娘合租,也不知道咋样。

  爸爸:这你放心好了,现在房价这么贵,很多年轻人都是合租,况且室友还是她同事,没事儿。

  妈妈:唉,我说拿咱俩的积蓄凑凑,再从亲戚那儿借借,给闺女交个首付,她还死活不同意,说要自己独立。

  爸爸:她那是不想让我们为难。咱闺女从小就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你要真是不放心,咱去看看她。

  妈妈:行行行,赶紧订火车票。

(刷新页面,从头看起)

  场景二:租赁房屋里

  女儿: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爸爸:你妈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外面生活,非要来看看。

  妈妈:可不是嘛,我网上看租房的陷阱可多了,什么随意涨价、暴力撬锁赶人、拒绝维修、卷款跑路……看得我真是心惊胆战。

  女儿:妈,你说的那些都是过去,最近好很多了。现在,租房都得在公共的住房租赁平台上备案,合约期内,房东不能乱涨价。而且,现在政策是鼓励租房的。

  妈妈:政策还能鼓励租房,不是买房吗?

  爸爸:这你就不懂了,年轻人一毕业就能买房的毕竟是少数,说到底还是租房需求大。我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女儿:爸,您了解得真多。现在租房真的规范多了,去年,国家还出台了首部专门针对住房租赁和销售的法规。

  爸爸:《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我来之前特意查了。

  女儿:对。前不久,住建部还专门开展行动,整治“黑中介”等一系列房地产乱象。

  妈妈:那些黑心行为早该整整了。

  女儿:是呢,我觉得现在租房体验挺好的,安全、方便。等会儿我带你们去周围转转。

  妈妈:那好啊!

(刷新页面,从头看起)

  场景三:公园

  妈妈:这小公园挺漂亮的。

  女儿:是呢,这就是租房的好处了,可以选择上班近、生活配套齐全的地方。

  妈妈:那房租也不便宜啊!

  女儿:相比买房,还是便宜的。要是买房,咱家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齐首付,还贷压力还大。现在我和同事合租,分摊下来也没比郊区贵多少。

  妈妈:你看这几年房价涨得多快,我就担心这房租也蹭蹭涨。

  爸爸:那是早几年,现在这房价可不好说。最近中央开会可说了,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女儿:对,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我就觉得年轻时应该先投资自己,先奋斗,住房条件都是一步步改善的。

  爸爸:没错,我们家以前还住棚户区呢,后来政策扶持,这住房条件才好了。

  妈妈:这倒是,那会儿住小平房,没厕所、没暖气,日子也过来了。

  女儿:就是啊!别说咱们没房了,我同事好多有房的,为了上班方便也是在单位附近租房住。

  爸爸:对了,我听说现在租购同权了,租房也能上学、落户。

  女儿:是呢,北京、广州等好多城市都租购同权了。还有我听同事说,以后我们还能申请公租房,那个价格还便宜。

  妈妈:那你回头留意着点儿申请啊!

  女儿:好的,您放心吧。

  爸爸:其实我觉得啊,这买房是生活,租房也是生活,无论哪种,量力而行就好。

  女儿:爸,您说话越来越有哲理了。没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市场健康稳定,租客权益有保障,租房也能过上美好生活。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编辑推荐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