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新时代脱贫攻坚路上的“硬骨头”怎么啃?

2018年06月15日 06:4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回首过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近五年,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这是举世关注的减贫实践。前瞻未来,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行百里者半九十,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新时代要有新作为。那么,新时代脱贫攻坚路上还有哪些“拦路虎”?我们在脱贫攻坚方面又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资料图片:2018年6月8日,重庆市云阳县,市民路过标语牌。(图片来源:东方IC)

  扶贫如何让群众满意?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为什么讲要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实践证明,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也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有些地方出现了“红眼羡贫”的问题,一些生活条件尚可的非贫困户看到贫困户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和生活照顾后,也要求被纳入“贫困户”以享受各种帮扶政策。有的甚至通过上访渠道“讨说法”或编造材料,诱逼基层政府予以扶贫照顾。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贫,把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精准地挑选出来,是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在贵州,以“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法”为基础,根据地区贫困发生率、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人口规模、发展环境,适当考虑区域平衡和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基本保证了选出来的极贫乡镇经得起群众检验。

  因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成效群众认可。

  脱贫内生动力如何激发?扶智扶志需要久久为功

  资料图片:2018年5月24日,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马鞍山乡田口小学学生正在上音乐课。 (图片来源:张树禄 / 东方IC)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精准扶贫,光有一个个扶贫干部的一腔热情和身体力行,是远远不够的。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人口个体或者群体发自内心的脱贫致富强烈愿望和自发动力,直接决定脱贫攻坚的最终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扶贫同扶志相结合的要求,将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还曾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178月,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社旗县创新工作方法,在李店镇朱庄村、桥头镇小河流村、赵河街道代营村试点推出扶贫扶志“初心屋”,由此拉开了扶志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序幕。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淡化,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被激活,群众的脱贫渴望逐渐变成增收致富的动力。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中央财政也将继续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给予政策倾斜,让更多困难家庭孩子能够受到良好教育,拥有更多上升通道。

  脱了贫如何稳得住?围绕稳定发展做文章

  资料图片:2017年11月26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泰山村,乡村医生唐俊峰在向村民提供家庭医生上门诊视服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苗弱难经风雨”。贫困群众经济实力薄弱,如果脱贫攻坚缺乏科学精准的配套帮扶措施,脱贫质量不高不稳定,贫困的阴影就会再次侵袭。疾病、上学、残疾、自然灾害等,都可能使已脱贫群众返贫。

  因此,精准扶贫要把为贫困地区、贫困村户谋划致富产业思路、找准富民产业作为突破口,要鼓励和吸引更多非公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由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除此之外,要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扶贫道路创造基础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返贫现象,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

  精准扶贫,攻城拔寨靠发展,安营扎寨还得织密健康网。据了解,2017年,健康扶贫已救治421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了80%以上。内蒙古兴安盟还展开了“治未病”探索。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因病致贫的占50%以上。农牧民平时饮食重油重盐,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相对高发。兴安盟卫生部门指导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宣讲吃盐重的危害,还为每户配发了盐勺。

  务实作风如何落地生根?扎紧制度笼子

  资料图片:2018年3月12日,海港区东环路街道纪工委党员干部为东环里社区工作人员讲解《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警示录》。(图片来源:曹建雄 / 东方IC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了这一年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

  为让脱贫攻坚工作更加阳光透明,国务院扶贫办在官网设立“扶贫领域违纪违规曝光平台”,定期公布各类违纪违规典型案件。不仅如此,国家审计署针对扶贫的审计已经成为常态,仅在2017年第三季度审计中,就组织抽查了1343个单位1914个项目,涉及资金4421.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78.04亿元。

  抓好扶贫领域的作风建设是巩固已有成果、更好落实扶贫政策的重要保障。当前,一些地区的扶贫干部在工作作风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抓精准扶贫作风不实,甚至对扶贫款“动脑筋、伸黑手”;有的地方扶贫工作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简单给钱发物,让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应付。要把作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投入新的扶贫战斗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面对难啃的“硬骨头”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更需要沉住气、耐下心,下足“绣花”功夫,聚焦难点、精准发力,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脱贫攻坚是各级党政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

     脱贫攻坚离不开一个“实”字

(责任编辑:李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