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官员做地方文化符号”请缓行

2013年06月25日 08:34   来源:红网   程振伟

  “山西省十大文化符号”网络评选火热进行,此次评选活动堪称总结山西五千年文化标志物的一次大型文化普及活动。6月23日,记者从该活动组委会了解到,截至当日下午5时整,目前暂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太原市长耿彦波,他的票数达到了1540236票。(6月24日人民网)

  如果根据投票,现任太原市长耿彦波成为官方(本次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厅主办)的“山西省十大文化符号”之一将铁板钉钉。作为当地现任重要官员,耿彦波果真成了一个文化大省的“文化符号”,势必充满争议。一方面,笔者不反对对任职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居民生活产生重要正向影响的有作为的官员成为“当地文化符号”,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现任官员做当地文化符号”须缓行,因为还需要再经受时间的考验和沉淀。

  耿彦波在“十大文化符号”投票中一马当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主政榆次、大同时文化经济牌打的好,通过将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全方位的改建、扩建和经营,他成功地寻找到了经济与文化的平衡点,拉动了当地文化旅游的兴盛,大范围的改变了市民的生活。从经营文化、大面积改善当地人生活的角度来说,耿彦波成为“文化符号”似乎也说的过去。

  但“山西文化符号”的称号对一个现任当地官员来说显然不对等,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影响力的角度考量。不管现在的影响有多大,这种影响会持续多久?从长远角度看,这种影响是正向大于负向还是负向大于正向,都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如果山西省“十大文化符号”评选由一民间机构纯粹出于文化经济的目的主办,我们自然无需多言,但是这一次却是由山西省文化厅这一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主办,评选结果就代表官方声音,具有权威性。一位现任的当地官员高居榜首,而且本人又不是类似孔子、鲁迅、毕加索、萨特的学术大家、文化名人。会不会给人留下政治过于干预文化,文化让位于政治话语权的感觉?

  而且,一般来说,政府高级官员更替调职很快,一位地方领导留下的功绩很大,或者有争议,后任领导为了自身出政绩,可能会另辟蹊径,或者推翻前任领导上马的某些项目,前任领导在当地留下的文化印记是否会变少?或者因为不同领导治理地方的方式不同,是否有可能让前任领导的功绩变得有争议?有争议的“文化符号”是否会让政府动用大量资源评出的“文化符号”应该发挥的价值贬值呢?

  我们知道,文化符号往往具有地域性、排他性,就好比陕西的“十大文化符号”之一羊肉泡馍,山西人也爱吃,但最好不要也成为山西的“文化符号”。耿彦波治理榆次、大同有功,成了山西的“文化符号”,如果耿彦波将来做了山西省外的领导并继续政绩出色,群众呼声高,他又被评为其他地方的“文化符号”怎么办?会不会引起诸葛亮故里一样的争议呢?

  北宋元祐五年,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大堤造福当地人民,后世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如果现在苏堤被评为杭州的“文化符号”,估计没什么争议。耿彦波改建、扩建文化古城,经过时间的沉淀,依然泽披后世,后人感念他的功绩,哪怕将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也不为过,他的名字成了当地的“文化符号”,自然没有争议。名人成了“文化符号”的结果是:人们知道你曾经深深影响过他们的生活或思想,至于你的官员身份,倒并不重要。

  官员因为出色的政绩和自身的名气成为“文化符号”可以有,但“现任官员做当地文化符号”请缓行。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