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高达104.2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大量资金被央行锁定,因此整个金融体系并不缺钱,目前银行间市场的所谓“钱荒”只是一种结构性短缺。(6月24日《人民日报》)
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三提“盘活存量货币”,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让人听来震耳发聩。对此,时下许多媒体以及专家学者往往解读为银行间市场闹“钱荒”,显然,这是不够科学的,也不够全面。其实,市场上闹钱荒由来已久,它的发生更有深层次方面原因。因而,贯彻李克强三提“盘活存量货币”指示,不能局限于银行间,应该继续深入到民间资本层面,社会经济各个层面。
银行间投资不当导致资金短缺,民间资本更是如此。从市场销售权限来看,各种省级总代理、市级总代理、县级总代理,甚至乡镇总代理的市场押金数目庞大,急需盘活这种存量货币。如果这些总代理的资本押金大大降低下来,就可以大大缓解民间资本市场出现的这种“钱荒”。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加以积极引导,积极推进“盘活存量货币”活动持续深入下去。
从流通环节来看,目前市场上垄断得很厉害。一般包厢没有进场费,就别想进。市场层层剥削,不仅使可得利润大大降低,而且使终端市场积压了数目相当可观的存量货币。这种存量货币为何不能积极盘活呢?
从市场融资运用方面来看,许多地方、许多企业搞了不少盲目投资项目,其必然存在高负债、高风险投资现象,这种不切实际、不顾市场饱和、不规范的同业竞争,最终造成大量资本闲置,发生产能过剩。在金融行业更是如此,比如黄金白银贵重金属投资存在代理费过高、手续费过高现象,中央有关部门为何不加以严厉监管呢?积极降低这些费用呢?激活民间资本市场,不单单是要中央与地方简政放权,还需要积极盘后项目存量资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三提出要“盘活存量货币” ,这说明“盘活存量货币”必须深入下去,扩展到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就必须在各个部门各级企业全面推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只有把微观经济的存量货币盘活了,才能真正做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也只有发生质变,才能真正实现盘活存量货币这个目标,全面更有力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