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成本卖五千 谁给了苹果暴利的机会?

2013年06月25日 07: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早在苹果iPhone5正式发布之际,知名拆解分析机构TechInsights已将其整机成本公之于众:以16GB版本为例,其原材料成本约为1058元,而在中国市场售价最低达5288元,毛利率高达400%以上。如此“暴利”让不少“果粉”为之震惊,原来自己节衣缩食买来的近乎于奢侈品的iPhone5竟然成本如此低廉。更让中国用户难以接受的是,iPhone5在中国发售价比美国高出23%。苹果巨额利润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又是谁给了苹果在中国谋取暴利的机会?

    事实上,苹果暴利的背后有血泪。以其中国代工产业链上游企业江苏联建为例,江苏联建代工一台在美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获得大约4美元代工费,这其中还要包括工人的工资和摊销固定资产投入等,苹果不直接参与生产获得的收入却超过了200美元。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他们付出的总成本与得到的总利润相加,也不如苹果一家公司的利润多。在苹果遍布全球的代工厂中,中国是重中之重,其大部分产品在中国组装,而在其他国家难以运行的原因:一是人工成本高,二是工人不愿意加班。

    在中国代工一台iPhone只赚4美元,这是苹果严酷的成本管理和不合理的供应链管理造成的后果。业内专家曾指出,苹果在与供应商和代工企业达成协议时,把每个供应商对环境污染的成本拿走了,供应商迫于竞争压力希望低价竞标换取苹果订单,低价竞标时就包括了环境的代价,此举倒逼中国企业不惜选择以环境违规的方式来生产,而在中国环境违规的成本很低。如此一来,代工企业、生产线员工与代工地环境污染就成了苹果暴利的埋单人。

    这就可以理解苹果发布《2010年供货商社会责任进展报告》时,缘何被媒体评价为“伪善”。这份报告的内容包括苹果对全球102家供货商进行审查的结果,以及苹果为改善各供货厂商工人工作条件所做的努力。苹果公司还充满“正义感”地申斥,在83家生产iPhone与iPod的中国代工企业中,有45家未支付员工加班费,23家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然而,就在苹果报告发布不久,就爆出苹果苏州代工厂60多名员工正己烷中毒事件。据报道,该工厂是在苹果的建议下用正己烷取代乙醇让员工们擦拭手机显示屏,以此提高良品率。

    苹果的所谓报告不过是其推卸道德和法律责任的道具,可以独享高额利润,怪不得乔布斯曾在危机爆发时力挺富士康:“富士康拥有餐厅、电影院……它不是血汗工厂”。苹果公司为富士康解套倒在其次,真正让其担忧的恐怕是苹果自身面临的道德压力。道德压力来自“谁是富士康危机的幕后推手?”,以及“凭什么苹果1台iPhone毛利超过400%?”

    除了生产环节,在销售环节为苹果暴利买单的,还有一味取悦苹果、为iPhone提供高额补贴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价格问题上,苹果商业模式是利润最大化,它不会以价格去取悦中国用户,而国内三大运营商在KPI的考核下希望依靠iPhone吸引中高端用户,不惜补贴。根据苹果公布的销量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iPhone销量增长88%,达到3510万台,这其中在中国的销量增长更为迅猛。苹果一年只推出一款iPhone,在如此大的销量下任何款式的iPhone成本只会越来越低,但苹果坚持其自有渠道的直销产品不降价,中国电信运营商为了竞争选择自行降价则意味着要增多补贴。以2013年6月苹果在深圳电信的购机套餐为例,目前办理5288元的iPhone5套餐,其中有一款套餐为两年返还920元话费,如再加开一张副卡,则一年再返还1068元话费,如此下来,实际购机费用仅3300元。这样的套餐销售模式在国内各运营商中已成惯例,仅此一项为苹果创造的补贴利润空间之大可想而知。

    “iPhone在中国的很多问题就是苹果利用商业规则故意制造的,比如运营商的补贴问题,苹果规定与它合作的运营商必须把iPhone的补贴高于对其它终端的补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刘刚如是说。除此以外,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曾耗费巨资投放iPhone 4S广告,苹果不掏一分钱却对其广告行使严格的“审查权”,对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是屈服迎合。据估算,从苹果在中国上市,近几年销售的手机超过2亿部,按部均500元的补贴计,将高达1000亿元。那么,我们要问的是,如此庞大的补贴,是否有人从中渔利,是否有人拿回扣?各运营商是否能经得起纪委、审计部门的调查、约谈?

    一本万利的苹果手机,把压力转嫁给生产和销售环节,而它自己的财务报表却是漂亮迷人。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在2012年,苹果累计利润达419亿美元,比微软、谷歌、脸谱、亚马逊、雅虎和eBay公司的净利润总和还要多出70亿美元。2011年中国三大运营商的利润加起来尚不及苹果一家公司,这不断给中国运营商敲响警钟。经济学者以微笑曲线上翘的两端形容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集中的两端——研发设计和销售,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然而,苹果却垄断了这条产业链上的附加值,把微笑曲线演绎为狰狞无比的“狂笑曲线”。

    在2004年,美国曾有多个城市政府联合对微软提出起诉,控告其滥用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对商品制定不合理的价格;欧洲法院勒令微软改变商业操作模式,剥离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的媒体播放器软件,向竞争对手开放一些软件的源代码。此外,微软还在日本、韩国遭到反垄断调查和指控。然而当年著名的微软反垄断案中,始终没有看见中国有关部门的身影。

    我们可以无视微软的垄断,但是不能无视苹果的暴利,一方面,因为苹果暴利源于中国工人的辛苦劳作。有专家指出:“中国相关部门应出面起诉苹果的暴利行为,因为发生在中国的侵犯工人合法权益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正是由苹果等国际寡头引导,为其服务的代工厂具体执行的。”然而,有人担心“严苛”对待跨国公司会让它们产业转移并导致中国失去就业。很显然,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也是短视的,因为越来越珍贵的人力资源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永远只卖“白菜价”。而富士康这样大型的代工企业也应联合中国代工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对苹果行驶话语权,而不是选择言听计从。另一方面,为追求所谓的时尚,中国的金融机构以“暴利”购买“暴利”,大量的金融机构集团购买苹果产品用于公关,甚至包括一部分地方政府也集团购买苹果产品用于单位福利。我们想问的是,在持有苹果手机的金融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当中,有多少人手上持有购机发票?现在,在全国上下正掀起会员卡、购物卡清退风暴,以实际行动践行“八项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那么收受苹果手机是否属于践行“八项规定”之列?(杨阳腾)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泄密+歧视+傲慢”该与苹果手机说再见了

 

     苹果泄密令人忧虑 手机安全渴望中国“智造”

     通讯领域的“中国梦”怎能靠苹果三星来实现

     “棱镜”反射“灯下黑” 苹果手机泄密别小觑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