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打开了信息时代的“潘多拉之盒”

2013年06月19日 17: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美国前中情局分析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的美国政府“棱镜门”事件,引发了世界对于维护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大争论。透过喧闹的媒体报道和大众热议,冷眼分析,我们发现,“棱镜门”背后其实隐藏着威胁全世界安全的巨大隐患。美国政府继在二战中研发核武器之后,又一次打开了威胁世界安全的“潘多拉之盒”。“棱镜门”事件会像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一样,成为信息时代“网络核竞赛”的导火线。核竞赛让我们的现实世界时刻存在被突然毁灭的可能,而新一轮的“网络核竞赛”将使我们的虚拟世界随时面临分崩离析的威胁。

    正如核物理学发展为核武器研发奠定了技术储备一样,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摩尔定律”、大数据概念、计算机智能化、黑客技术等,都为研发能够彻底瓦解网络世界的武器(姑且称其为“网络核武器”)奠定了技术基础。率先研制和在必要时应用网络武器,特别是能够完全摧毁对手的“网络核武器”,已经让美国人尝到了甜头。美国和以色列利用“震网”和“火焰”病毒对伊朗核设施小试牛刀,就凸显了网络武器的打击效果。而这次“棱镜门”事件,必将刺激世界各国政府加大在网络领域攻防两端的投入,很可能形成类似冷战期间美苏核竞赛的局面,届时全世界都将被陷入信息时代的“网络核竞赛”之中难以自拔。

    与核武器研发不同,网络武器研发的准入门槛很低,一台计算机、一根网络线、一个网络接口就可能成为引发世界恐慌的源头。虽然美国在举国家之力发展网络攻防能力,但可以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之网络武器极易复制的特点,独立的信息技术人员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核竞赛”的研发者和参与者,使得大规模网络破坏性武器很难像核武器的控制一样,掌握在已知的个别国家之手,在世界各地流传,使得“网络核竞赛”的可控性降低。而这次“棱镜门”的对象直指全世界的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这为极端组织和个人参与“网络核竞赛”提供了有利口实,使得原本混乱的虚拟世界更加危机重重,虚拟世界出现坍塌的概率成几何级增加。

    总之,美国的“棱镜门”事件已经打开了信息时代的“潘多拉之盒”,能否拯救虚拟空间、拯救人类自己,需要我们抑制人类自身贪婪的本性,坚持平等和谐共赢的理念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纷,将维护人类自身生存和人类社会长远发展作为各国政府首先考量的第一利害。(孙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棱镜”反射“灯下黑” 苹果手机泄密别小觑

 

     “棱镜门”,美国欠全球网民一个解释

 

     美入侵中国网络多年 棱镜门让奥巴马陷“囚徒困境”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