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不能是“富者恒富 贫者恒贫”

2013年06月19日 06: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梦”一词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是在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之后,但中华儿女自古就有国富民强、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中国梦”是老百姓的富裕梦、公平梦,更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民生改善、生活安定、社会公正等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最大梦想”。

    “中国梦”不应该是一个“宏大叙事”的梦,它应该能让普通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些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应该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得到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重要部分就是实现“民生梦”,就该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三十多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富者恒富、贫者恒贫”的窘境,这不是美丽的“中国梦”。大城市需要外来务工人员贡献力量,同样他们也希望能够融入城市之中。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若不是家乡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不多,谁愿意背井离乡漂泊在外?同一个城市,同一片天空,因为户籍不同,享受的社会保障就不同,这个“梦”并不美好。

    有梦想就有未来,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如果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能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是被各种“二代”们拼死在路上,如果“表叔”、“房姐”等在中国无安身之境,如果浪费的公款能用在改善教育、医疗等民生设施上,那么,“人民的梦”才有望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梦”不是一句宣传口号,它蕴含老百姓希望“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而一个能够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善民生,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将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深厚民意、积聚广泛民力。(马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从“个人梦”向“中国梦”,走起!


正确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