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众议:电商价格战一触即发,消费者请擦亮双眼

2013年06月04日 10: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年来,电商不断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种种迹象显示,今年6月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将是电商“价格战”惨烈的一个月。包括天猫、京东、当当、苏宁等一线电商都已加入其中,业内甚至称将呈现混战之势,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不要在价格战中让消费者失去信任

    中国经济网网友 银盛

    去年“双十一”的价格战中,消费者不仅体验到了“想买的都是缺货的”,而且过后发现其实价格战中并没有多少真正的“优惠”。商家先把商品价格抬高再深度折扣,这种伎俩已经被消费者识破,所谓的“价格战”不过是电商们的噱头。

    但价格战留给消费者的不只是一时的热闹。在一场混战中,有的消费者也看出了门道,有的电商在价格战中扩大了市场,提高了知名度;然而也有的电商让看到广告后满怀期望、满心欢喜的消费者产生了“受骗”的感觉,降低了信任度。

    要“促销”,不要“价格战”

    中国经济网网友 郝东明

    商家在面对降价促销时的不良举措,在面对竞争时的不良心理,使本是好事的降价促销演变成了“价格战”。做法虽都是降价让利,但结果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价格战本身就弊大于利,以牺牲自己利益的代价达到打压同行,在确保自己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消费者。

    面对一触即发的“大战”,商家应以什么态度面对和如何把握,对决策者来说是一次艰巨的考验。在经历了去年的“电商大战”、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介入查处之后,商家应自省其中的得与失,努力提升自己品牌的号召力,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态度:要“促销”,不要“价格战”,让消费者真正受益。

    为何不打一场有信誉的电商战?

    中国经济网网友 谭浩俊

    中国的电商企业,可以说从起步开始就陷入了一种只讲企业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怪圈,多数企业在业务推广和营销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问题,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也正因如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只会围绕价格大打出手。特别是去年京东和苏宁之间的那场“价格战”,可谓臭名昭著,根本没有将消费者放在眼中,没有任何职业道德可言。

    所以,消费者希望中国的电商企业不要再走传统商业只会的“价格战”的老路,而是将质量和信誉作为企业的立本之策,打一场质量和信誉的电商战。电商行业绝不能为了一时之利就自毁前程。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