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储粮退出商业经营?

2013年06月07日 06: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这两天,舆论的口水淹没了中储粮。除了其由于管理不善引发火灾,还有涉嫌经营商业活动。

    今年5月初,国家审计署就公布过对中储粮的审计报告,中储粮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执行国家政策、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重大问题。其中涉及金额最大的一项问题是,2011年,中储粮总公司财务部未经内部审批,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等13家商业银行开立定期存单,累计资金达84.4亿元。

    这笔款项从何而来?还没有定论。但中储粮确实值得质疑。中储粮问题频频,与这个部门长期定位混乱有直接的关系。

    按照国家的定位,中储粮承担的是粮食储备功能。那么,它的利润渠道都有哪些?基本也就是两种:其一,是粮食储备的国家财政补贴;其二,就是针对粮食买卖的商业行为。

    其实,严格来说,中储粮的粮食买卖行为是无可厚非的。从本身的部门定位来说,它就必须要经常做出逆市场方向的反制投机行为,用以平复国内粮价波动。《汉书?食货志上》有言,“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永恒难题。作为全国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部门,中储粮需要通过“反市场”操作,抑制市场过度投机造成的大幅波动,实现“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恰恰是中储粮的这种机制,让中国平安地度过了2008年全球性饥荒导致的粮食价格暴涨大潮。不过中储粮的运作并非完全是成功的,因为粮食价格每时每刻都在波动,2008年粮荒毕竟只是偶然事件。有时候,中储粮反而是在助涨粮食波动,比如去年下半年的小麦收购。政策规定小麦托市收购的执行期是从五月中旬一直持续到九月底,然而受托市收购的影响,小麦价格从8月份开始暴涨,为了抑制粮价对CPI的巨大影响,中储粮开始抛售收购的小麦,抛售活动一直持续到年底,结果反而成为顺市操作,甚至是“人为造势”的最大受益者。

    粮食产业的上下游非常分明,任何一个环节的囤积居奇都会导致粮食价格波动。所以中储粮作为直接管控单位,应该调剂各环节的资源分配情况。这种初衷甚好,但要真正落实却变了味道。带有国家性质的中储粮参与市场化竞争,结果却导致资源分配不平衡,反而压制了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储粮在上下游产业的不断扩张,恰恰在重复垄断性国企的发展模式。

    正因如此,对中储粮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有观点认为,中储粮一方面享受国家的政策性补贴,一方面参与粮油经营业务,这种政企不分的经营模式,必然带来市场不公平。也有观点认为,粮食安全事关国家战略,中储粮在市场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控制力,能够帮助其增强中央储备粮轮换时的灵活性,增加调控有效性,从根本上保证粮食安全。

    中储粮这种定位的混乱和舆论导向的两极分化,恰恰显露出中国很多行业的弊端——市场化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而行政干预力量又不能完全撤离。两相作用,形成了当下中国粮食储备和粮食市场混搭并且相互干预的困局。

    中储粮能否退出商业经营?答案是肯定的。但在此之前,中国必须完善粮食市场格局,以市场化的方式平复粮食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且以流通体制改革让粮农在未来的市场化模式中受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从两种模式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才能进一步强化中国的国家粮食储备安全。(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 。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火灾后的中储粮更需一本明白账


谁来浇灭中储粮火灾之后人们心中怒火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