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最难就业年,社会管理者不可不深思

2013年05月27日 11: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699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加上离校未就业的非应届毕业生,今年有720万人需要找工作,就业难的呼声一时高涨。

    日前,在新京报针对“最难就业年”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显示,有21.5%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为求职动用过“关系”。此外,还有21.5%学生因为“关系”、性别、户口等因素,在求职时有过“被挤掉”的经历。负责就业辅导工作的老师建议部分缺乏“关系”的应届生到二三线城市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业者的骄傲与谦卑

    我们总说中国为何出不了比尔·盖茨、乔布斯,但何曾想过,美国这些商业神话就多出在一些“草台班子”里。他们不是在单位里寻求稳步晋升的乖乖佬,而是现有秩序的搅局者,从步入市场的第一天起,就不会太谦虚。某种意义上,“基层”是市场的裂缝之处,是寻求新希望和搅局的空间,但各种“人生导师”所谓的“基层”,不过是个五指山,让人折损心气,学会顺从现实,所历练出的,就是适应现存秩序的本事。

    真正有竞争力的市场,会定期裂变、洗牌、重组,而不是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种市场,能欢迎创业者,而所谓的创业者,就是为市场注入活力、梦想的搅局者。而就业难的现象中,毕业生并不是个个眼高手低,他们都怀揣着梦想与收入,左右徘徊,于是个个安奉曲线救国之道。【详细
    
    “最难求职季”不是低价求才季

    企业难以招到人,民企不能只抱怨大学生眼高手低,也该好好想想自身有没有给人才足够的薪资待遇。自古只有高薪求才的,哪有低薪纳贤的?有些公司连基本的五险一金都缴纳不全,能让求职者看到其招聘诚意吗?

    “最难求职季”不是企业压低大学生起薪的借口,低薪也吸引不了优秀人才。很多企业舍得在招待费、公关费上巨额投入,怎么就不能把起薪稍微调高一点呢?除了要让员工有体面的收入,还应该为其创造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别让好不容易招来的人才因晋升无门而流失。要知道,人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也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柱,不能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就在招聘员工时斤斤计较,否则真正吃亏的还是自己。【详细
    
    大手牵小手 就业路好走

    喊难叫难,抱怨牢骚,困难不会消退,反而会显得更难。当你匍匐下来时,你的敌人会更显高大;直面问题,想办法、出主意,真抓实干,困难才会被克服,荆棘丛生才能变成一马平川。这是个并不难得出的结论。那么,问题延伸为:直面大山的,应该是谁?仅是毕业季的大学生吗?【详细


    是,也不是。说是,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自己的事,当然自己要负责,不能消极“等靠要”。作为求职者来讲,唯一能做的是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关系只是提供了一个敲门砖,但如果想证明自己,还是得靠实力。【详细
    
    但如果能消除体制性“鸿沟”,引导“自我实现”成为就业第一选择,是不是会更有说服力?如果能为更多新兴领域提供政策支持,真正“行行出状元”,转变就业观念是不是会有更强现实依托?而如果高校教育更多对接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实现“人才比例均衡”,结构性就业难是不是也能大为缓解?

    这些,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社会管理者不可不深思之、笃行之。【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大学生就业难,已不单单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了,高校扩招、专业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用人单位设高门槛、“后门”盛行等都在阻碍着大学生就业。虽然大学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但仍需要社会重视人才,创造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公平环境。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