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众议:“最难就业年”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2013年05月26日 06: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110多份简历、笔试和面试不超过10次、求职三个多月,至今还没签约……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新华网5月23日)

 

110多份简历、笔试和面试不超过10次、求职三个多月,至今还没签约……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何以造就“史上最难就业年”

    中国经济网网友郑建波

    从2003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一直很严峻。可是从我国教育部门、学校应对就业难的措施看,基本思路仍是把难题往来年推,用这种思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然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学校盲目扩招,高校举办人文社科专业比理工科专业成本小、更容易。在这种功利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业难是注定的。

    凸显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

    中国经济网网友高智强

    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大学求职军团,不得不思考的一系列问题是: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大学生为什么在求职时会面对如此艰难选择?高校怎样培养人格健全、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专业设置怎样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笔者以为,问了这么多问题,关键是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高校学科设置缺乏特色等这些决定性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直至形成了今天的“最难毕业年”。

    “最难就业年”呼唤公平梦

    中国经济网网友杨学平

    在当下的就业领域,用“院校、户籍、性别等门槛”来区别对待高校毕业生过于简单粗暴,这剥夺了绝大多数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这种现象与十八大强调的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相违背,就业歧视显然与中国梦格格不入。

    社会公平首先应是机会公平。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而言,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是最大的公平。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是富有活力、充满梦想的一代,他们希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接连曝出的“萝卜招聘”,“院校、户籍、性别等门槛”限制,只会让有梦想一代的大学生对社会失去信心,更不能放飞青春的梦想。虽然政府无法让每个大学生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必须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梦想空间。政府应该为他们营造公平的大环境,急需扫除重重就业“雾霾”,为他们搭建公平的就业舞台,助力为年轻一代实现梦想。

    “最难就业年”是不是伪命题

    中国经济网网友刘晶瑶

    面对严峻的数字,不少毕业生感到忧虑重重,以至于许多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毕业生都开始未雨绸缪早作打算。的确,单纯从数字来看,今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然而如果只因供方市场繁荣,就推导出今年“最难就业”的结论则未免有些武断。如果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需求,就业岗位持续增多,薪酬待遇合理增长,那么699万毕业生的压力自然会悄然化于无形,“最难就业”自然也就成了伪命题。

    破解“伪命题”最好的解决之道,还在于化解附加其上的种种真命题。对毕业生而言,少点好高骛远、好逸恶劳的短浅目光,多点用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的勇气。对高校而言,少设置些“坑爹”的专业,多在精心设计课程、科学设置专业上用点心。对社会而言,少些功利地评价标准,给不同类型的人才多点宽容之心。对用人单位而言,少些“萝卜招聘”“拼爹游戏”,多点公平的招聘制度设计,多点均等的机会分配。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