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国际机构唱衰中国”中悟出更多道理

2013年05月24日 06: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截至5月21日,包括标普、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在内的15家国际金融机构都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其中,渣打集团、荷兰国际集团、法国兴业银行等,都将中国经济增速下调到了8%以下。特别是荷兰国际集团和法国兴业银行,前者从9%下调至7.8%,下调幅度高达1.2个百分点,后者则将增幅下调至最为悲观的7.4%。(5月22日《国际金融报》)

    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唱衰,到底是出于对中国经济的关心,还是抱有某种特殊目的呢?

    中国经济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并非偶然,显然不是国际机构刻意要对中国经济作出唱衰的预测和分析。相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了历史罕见的矛盾和问题、困难与压力。

    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率先作出了用政府投资刺激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并在投资刚刚见效、经济尚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就向世界宣布,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了。

    也许,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运行状况确实要好一些。尤其是与政府投资密切相关的钢铁、水泥等行业,更是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次爆发式增长,以至于拉动了整个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快速上涨,且因为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没有话语权,仅此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00亿以上。

    按照凯恩斯理论,在经济遭遇困难和危机时,启动投资拉动政策,是重要的选项之一。前提是,投资拉动政策也必须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不是简单的将资金投放市场,将经济增长建立在钢筋混凝土身上。除政府直接投资之外,更主要的还要积极引导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使生产性投资不因政府投资的启动而受到严重影响。

    而中国在这一轮投资中的最大失误,就在于过度相信地方政府投资的作用,过度相信钢筋混凝土的作用,而忽视了民间投资、社会投资的力量,忽视了生产性投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没有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参与,没有生产性投资的同步推进,地方政府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就成了跛脚之马,不仅跑不起来,而且会拖经济的后腿。

    从当时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从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的近两年时间内,信贷资金投放总量超过了20万亿,流到实体经济的资金却不足40%,剔除大型国有企业获得的资金,中小实体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可能不足新增总量的20%。相反,货币超发带来的物价上涨、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却全部由实体企业来承担。如此,实体经济怎么可能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呢?在地方政府投资已经空间不大、作用难以继续发挥的情况下,此前留下的隐患自然变成了风险,加上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留下的后遗症,当然会集中到一起爆发并对经济复苏产生严重制约了。

    需要保持清醒认识的是,不管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作出怎样的预测,也不管国际机构唱衰中国经济抱有怎样的特殊目的,有一点必须肯定,那就是必须正视中国经济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亦即实体经济被边缘化且严重结构不合理、运行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后,速度和数量已不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矛盾,质量和效益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且,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在经济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增长速度也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慢下来。

    实际上,在此之前,绝大多数机构对中国经济都持乐观态度,对经济增速的预期也都在8%以上,少数机构还认为应当会超过9%。促使国际机构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前4个月中国政府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与此前、特别是去年后几个月公布的经济数据差距很大,且呈逐月下降态势。

    与此相对应,在经济数据“疲软”的同时,金融数据却很“耀眼”,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社会融资,都呈较快增长势头,广义货币供应量更是屡创新高。

    货币供应如此丰富,经济增长却呈“疲软”态势,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

    中国经济怎么了,其实也不难回答。答案是,实体经济太过“疲软”,实体企业普遍呈现困难格局。对一个以制造业为主国家来说,如果实体企业困难重重、效益不佳、市场不振,自然难言整个经济局面良好了。更重要的,这样的不利局面,还在逐步向服务业蔓延,向劳动者转移。

    目前,当国际机构一致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行为,与其说是唱衰,不如说是提醒,与其找出种种理由来反驳,不如认真地思考,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悟出一些对中国经济有帮助的“东西”来。(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为何西方“唱衰中国”的声音此起彼伏?

 

“唱衰20年后的中国”缺少技术含量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